返回第455 兴衰各有期(第1/3页)  重走未来路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455兴衰各有期

    魏道乾根基不稳,没有能力全面清洗以范必克为首,遂妥协态度谨慎安抚诸派系共存的内阁:“只诛首恶范必克,不问其他人等。”

    除了首恶范必克被鞭尸悬挂城门,范必克朋党嫡系基本安好无恙,甚至魏道乾不得不默许范必克嫡长子前往它藩避难。类如魏东生这样的范必克从属势力,魏道乾的打击报复更加有限,仅仅停止了针对魏和学院的特别财政拨款。

    魏道乾的妥协换来内阁诸派系好感,鲁豫共和国顺利退回君主体制。

    1608年签署济南盟约前,范必克借助毛九忠军威整合河南行省,快速兼并了卫辉伯爵藩c洛阳伯爵藩c南阳伯爵藩c汝南伯爵藩等领地,彻底把河南行省并入鲁豫共和国版图。魏道乾憎恨范必克,却欣然接受范必克等产业贵族的努力结果,把旧四伯爵藩国视作鲁藩固有疆土。为了安抚河南行省百姓,魏道乾甚至私下把鲁藩改名为鲁豫联合王国,藉此永久霸占河南行省。

    蛰伏三年时间之后,魏道乾渐渐厘清内阁派系底细,旋即开始小动作。

    魏道乾想通过一场酣畅淋漓胜利建立威望,而后恢复君主权威。选来选去,魏道乾选中吴藩作为杀鸡儆猴对象。年的鲁吴战争,此前声名不显的鲁藩海军都能逼赢吴藩,可见吴藩海军并没有想象中那样强大。年这七年时间,无论鲁豫共和国还是鲁豫联合王国都拼命建造战舰,海军实力只会更强,或能轻松碾压吴藩。

    可是,战争哪有魏道乾想象的这样简单。

    首先,战舰数量增多并不意味战斗力提升。鲁豫共和国退回鲁豫联合王国剧烈转变期间,昔年逼赢吴藩的优秀海军将领固然凄惨到没有罢官免职,却从此被鲁藩王室刻意打压c限制使用,进而严重影响了鲁藩海军的战斗力。其次,鲁吴第一次战争结束之后,吴藩国民皆视为奇耻大辱,内阁拼命操练海军,研究新战术,与九年前的吴藩海军相比明显有了质变。

    鲁吴第二次战争爆发,鲁藩海军的确曾一度占据优势,可随着战争旷日持久化,吴藩海军的新战术体系渐渐起效,势头越打越猛。僵持到1625年,吴藩连续赢得多次大规模海战,甚至差点火烧青岛港,迫使鲁藩不得不割地赔款认输。

    魏道乾非但没有重塑王室权威,鲁豫第二次战争反而成为他一生污点。

    说句实在话,无备的鲁藩打有备的吴藩,吴藩自然而然更接近胜利。可鲁藩百姓才不会这样善解人意呢,九年前能打赢,就年后怎就输了?答案肯定不是吴藩海军强到无法挑战,而是魏道乾昏庸无能,远远不如范必克。

    面对全国众口一词指责,魏道乾只好继续蛰伏。

    当然,魏道乾非常不甘心,正面战场失败之后,他又尝试寻求外交手腕致胜,希望联合皇室海陆进击,彻底打垮吴藩。

    1616年,魏顺帝遇刺而亡,嫡长子魏胜明继位,是为魏夏王朝第十五任皇帝。

    魏胜明崇尚无为而治,总体延续父亲魏顺帝的政策,“外交为主,军事为辅”理念谨慎恢复魏氏威望。魏胜明特别谨慎用兵,轻易不肯出兵干涉各藩内政,但吴藩或许是例外。近些年来,吴藩积极进取抢夺越藩和卫藩等旧海洋帝国的贸易份额,又利用海军优势阻击鲁藩c燕藩c魏藩c赵藩等新兴海洋国家,渐渐成为垄断毒瘤。不止鲁藩,许多藩国都想削弱吴藩,他们想来应该不会反对皇室用兵吴藩。

    魏胜明和魏道乾暗中策划到1629年,皇室集结20万步骑从陆地进攻吴藩,皇室海军和鲁藩海军则从海洋向吴藩发起进攻。

    追溯吴藩之始,它是北中国诸藩削弱皇室的一颗钉子。吴藩时刻牢记建藩原因,不惜耗费巨资在夏吴边界建立密密麻麻的棱堡,号曰棱堡长城。可惜时代在发展,棱堡长城面对皇室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