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426 种姓交趾(二)(第1/3页)  重走未来路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426种姓交趾

    南洋五藩国及交趾藩国,已经有六家藩国陆续皈依婆罗门教。

    婆罗门教众神如果有灵,他们应该感谢魏安昊的杰出贡献。

    行走在1483年的龙编府,魏东生发现婆罗门教已经开始显威。类似南洋五藩国,交趾藩国也全方位压缩首陀罗阶层的生存空间。现实世界里的科举制度有倡优隶卒不许科考等歧视规定,交趾藩国则把整个首陀罗阶层视作歧视对象,禁止一切首陀罗参加国子监和各府府学的入学考试。也即是说,首陀罗阶层别想进入国子监读书,也别想升官加爵成为交趾藩国的人上人。

    一旦被列为首陀罗阶层,就阶级固化在首陀罗阶层,子子孙孙都别想鲤鱼跳龙门改变命运。

    交趾土著之所以内部大分裂,首陀罗阶层和三民阶层的种姓甄别可谓是主因。毕竟不是所有百姓都具有不怕死的反抗精神,当反抗成本高到无法承担地步,列入三民阶层的交趾土著相继为了保全自己的利益而出卖其他具有叛乱精神的土著。

    交趾藩国不仅禁止首陀罗阶层做官,更禁止首陀罗阶层从事士农工商等传统职业:首陀罗阶层不许行商,不许工匠制造,也不许拥有土地。因为种姓制度根源在于利益,此处的士农工商都特指所有权,说禁止为商为工,其实是禁止首陀罗拥有商会或者店面而已,其他种姓聘用首陀罗阶层从事劳累工作是允许的;农也是类似含义,并非禁止首陀罗阶层耕田养殖,而是禁止首陀罗通过购买土地晋位地主或大地主。

    也即是说,首陀罗阶层一辈子都只能做佃户、小工。

    交趾藩国管辖不到的偏僻乡村地带,首陀罗阶层或许尚能僭越一二,但是王都所在的龙编府,没有谁敢放纵首陀罗阶层为商为工。沿街随便走一走,店面全部是诸夏风格,店主也几乎全是诸夏血脉或经过祭祀认证的诸夏血脉,目光落到最苦最累的工作岗位,才会发现首陀罗阶层的身影。

    交趾藩国针对首陀罗阶层的压迫可想而知。

    当然,很多土著都不服气。特别是那些经历过交趾土著大叛乱的年长土著,他们虽然迫于时势低头,却能瞧出口服心不服的冲天怨气。若非同样人口众多的三民阶层越来越拥护交趾藩国的统治,若非三民阶层积极帮忙交趾藩国监视首陀罗的思想动向,这些年长土著肯定寻机与交趾藩国的官兵同归于尽。

    然而,这些问题并不严重。

    以南洋五藩国为例,只要种姓制度能够在交趾藩国持续运营下去,等这些口服心不服的老一辈人慢慢死绝,种姓制度环境成长的新一代首陀罗阶层,他们将会因为教育的缺失和方方面面的压迫慢慢放弃反抗。然而,土著叛乱风险越来越小,最终小到可以忽视。

    种姓制度的禁锢并不止于首陀罗阶层。

    当三民阶层觉得自己可以理所当然歧视首陀罗阶层时,种姓制度的等级制观念悄然无息间开始生根发芽,他们渐渐觉得第二种姓士族阶层欺压第三种姓三民阶层也是理所当然的社会现象。种姓制度才运行十余年,沿街的商贩和小市民已经潜意识接受种姓等级价值观,一边歧视比他们社会地位低的首陀罗阶层,一边尊敬比他们社会地位高的士族阶层。

    魏东生第四世名义父亲曾任职龙编府知府。

    交趾藩国设龙编府、西平府、安南府、九真府、日南府、林邑府、占安府等六府,其中,龙编府是王都所在地。与现实世界的华国政治体制相比,龙编府知府或许不能与燕京市市委书记相提并论,却可以视之为省部级干部。作为龙编府知府之子,魏东生妥妥的是**,士族之中的士族。

    身穿匹配士族阶层的标志服饰,市民纷纷自觉地礼让魏东生。如果不晓得一切是种姓制度价值观念使然,世人肯定诧异的误会交趾百姓竟然比现实世界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