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十一章 变革(第2/3页)  风流三国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来源十分的短缺,但张浪还是不惜血本,高价收购数千匹良驹,又选三千精壮之士,个个全身上下包着玄铁盔甲,又把马匹包上铁甲,每十匹一排,铁链连起,取名为铁甲连环马。然后让赵云日夜训练,一定要练成一队钢铁之师,用来冲锋陷阵。

    而有了重甲铁骑还不行,因为这种骑兵只是适合野外冲锋战,虽然冲击力强,杀伤力大,但移动缓慢,机动能力差,这就要两翼轻骑的特别保护,又让藏霸训练五千轻骑配合重盔骑兵。

    其中,张浪特别关注的是三国骑兵中还没有马镫,而马鞍也只不过是一种类似褥垫或坐垫的东西,骑坐在这种鞍垫上和骑光背马差不了多少。而马镫是辅助骑士上下马和驾驭马的工具,它与鞍鞯相配合,可以有效地将马和骑者结合成一体,成为一个有力的战斗单位,发挥巨大的威力。而马鞍不配合马镫,骑兵就不能靠小腿夹紧马腹来控制坐骑,更很难出双手来全力挥斥武器对敌。

    张浪又下令生展马镫,自已画下图纸,又在铁匠师的一头雾水中,把自己的想法说出来。弄了半天,才迷惑的离去开始准备打造样品。

    同时,无论轻骑还是重骑丢弃长矛,双刃剑,戟等兵器,专门统一偑上骑兵冲锋战的环柄长铁刀,长度从80-100加大到120-150厘米,这种刀的特点是:直刃窄身,一侧为刃另一侧为厚实的刀脊,身柄间没有明显界限,刀柄外面夹以木片,外面缠紧粗绳,以便持握,既利刺劈,又不易折断,加大长度,不会增加多少重量,更适合骑兵猛烈冲击时劈砍的需要。骑兵有了体长轻锐的长刀,可以远射,更可以驰突近战,不但可以配合步兵游弋驰援,更可以以主力姿态冲锋陷阵。

    而步兵方面也是进行不小的兵器改进。

    张浪本想起自己21世纪的枪,炮等。可是鉴于现在的手工低下,冶铁手段等原因,就算能炮制出*土炮等,威力也不及强弩,加上自己超时代发展科技的话,不知道会给社会带来什么样的动乱,最后决定研制强力连发弩,就像后期蜀国那种,用来守城等。

    内政方面,由于连年战乱,人口急剧下降,土地荒野,为了保证军粮充足,张浪决定推行曹操后来的“屯田制”。屯田制是封建制的土地国有制,屯田民只有土地使用权;而屯田又分军屯、民屯。军屯由士兵屯垦,民屯则招募流亡农民进行屯垦;屯田农民要按军事编制组织起来,政府设官管理;屯田民要分别不同情况按比例向官府交纳收获物,但他们不再负担兵役。这样安置了大批流亡农民,有利于稳定社会秩序,缓和社会矛盾;又使生产较快得到发展。而推行屯田制的前提是,该制度不触及地方门阀的利益,他们已zhan有的土地不动,只分配无主土地。这样地方的大家庭代表也同意赞成。全力推行。

    同时屯田开始使用牛耕,用生产技术注入,使农业生产技术逐渐提高。

    而徐州地区,手工区,轻工业十分的发达,在这个前提下,张浪决定实行公营,并设立专职官员加强管理,保证税收,能有更多钱财有力的投入军事开发。

    张浪立个草案,因为自己本身不太懂这么内政,让众文官来商量看是否可行,结果虽然有人反对,但同意的人居多,决定一同实行。

    至此内外方面张浪都交给手下去办理,做到人尽所用,发挥每人的长处。共同治理徐州。

    又派人书信曹操欲结为盟好。

    曹操兖州大战吕布,无有能力顾及徐州,又闻张浪领徐州牧,一时难以图克,便同意结盟之事。使自己无后顾之忧,全力攻打吕布。

    至此,张浪内治徐州,外结强豪,招贤纳士,广集粮草,以为缓图。

    初平三年,公元193春,徐州经过张浪一月的调整,在地方家族强力支持下,一片勃勃生机,强力向上的势头。而此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