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章 错综复杂(第2/3页)  风流三国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名士陈登父子、糜竺兄弟,都是徐州地方的豪姓大宗。但均和谦持有不合作态度。赵昱最明显。”

    望着了全神贯注的张浪接着有些沙哑道:“众人皆言吾和黄巾军的关系暖昧不清,和纵寇抄,其实并非如此。想想我陶谦一心为汉,到头来落个如此名声,心生哀意。”

    张浪一愣,有这种事情。不过随既正容道:“陶公,我等赤血忠胆,行天下大义,为谋百姓安稳,何拘小节。陶公如此,想来必是有因。”

    陶谦有些感动,两眼赞许道:“知我者,之清也。要知道徐州兵无大将,无能征善战之人,要想杀贼,难呀。”

    张浪听的头大如牛,想不到陶谦所说出徐州事情会如此复杂。

    原来,地方名士,大姓宗族的代表,赵昱,二靡等,他们的政治选择直接代表着地方宗族势力的政治取向,他们的不合作态度实际上表现了徐州地方势力对陶谦的敌视态度。这种敌视态度的根源在于陶谦对待徐州黄巾余党的态度。

    传闻陶谦和黄巾义军的关系却暖昧不清。危害到地方宗族的利益,激起大姓宗族为代表的地方势力的仇视,其不合作也就容易理解了。

    而陶谦对地方大姓宗族,既不能威逼,又不能镇压,唯有放纵几人。而徐州形势越来越有控制不住的倾向。

    张浪想了想,这个问题的关键还是在于陶谦对待黄巾党的问题上。他对大汉的忠心是不容致疑,那他为什么又要放纵黄巾贼呢,唯一的解释就是曹豹,许耽所领的丹阳军不听陶谦指挥,镇压黄巾不利,或者根本没有去做,兵权又都在他们手中,陶谦亲信极少,支持者又不多,想对付也没有办法。

    张浪顺藤摸瓜,接着又想道曹豹等为何不听陶谦,想想后来曹豹先投刘备,后投吕布,问题迎刃而解。许耽,章诳之辈,更像墙头草,依付之辈,哪边风大倒哪边,而最大的可能他们本来就是想投靠曹操。

    又仔细的理了理,徐州现在可分三派系。以陶谦为首一心为汉一派,手握重兵却不思进取曹豹等一派,赵昱,二靡为首地方宗族一派。相互制约,为自己利益而争。

    难怪刘备来了后,这么容易就让陶谦让徐州呢。定是陶谦解决不了问题,心力洨瘁,而刘备趁时先得到陈登父子,二靡的强力支持,而关张万夫之恿,黄巾望风丧胆,曹豹等安逸之辈,见事到如此,也只有支持刘备了。这样才让他领徐州牧。

    问题越想越清晰,越想越明朗。难怪自己一来陶谦会那么高兴,自己和下手的勇猛,他是知道的。想来是是要借助自己能力来除黄巾,那么所有问题便可迎刃而解了。搞不好自己真的可以成第二个刘备,陶谦让徐州,自领徐州牧。

    但问题真的那么简单吗?二靡的态度到底如何。假若他们支持,可事半功倍。徐州所有粮器兵辅,都是他们所掌管。假若他们不支持,那可是半步坚难。倒是曹豹等反不太重要,只要二靡等大家族支持,那么他们可出巨资,自己可以招兵买马。

    张浪又想到一个十分古怪的问题,和陶谦虽早有一面之缘,而自己投到徐州才不过数日,他为什么和自己说起如此重大而又敏感的问题?难道徐州真的没有他所能信任之人,还是为了来网罗自己?

    此时大厅,落叶可听,静的可怕。陶谦见张浪进入深思,一点也不露他的想法,只有闭目养神。

    半响,张浪才缓缓从沉思中转醒过来,然后站立起来,脸色正容严肃道:“陶公放心,陶公所虑者,黄巾也,浪自竭力所能以报大人提拔之恩。”

    陶谦惊讶之色一闪而过,取而代之是心怀大慰,想不到张浪才思敏捷,从自己短短数语中便把握徐州之命脉,看来自己的选择是相当正确的。

    张浪得到陶谦的许可后,便起身告辞。

    陶谦没想到张浪这么快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