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八百二十六章 法域双王(第1/3页)  毒清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给英法俄三国定下了谈判的基调,杨猛没有立刻回京,而是到了直隶总督曾涤生的府邸,这次京津之战,湘勇来的晚了一些,填坑之事没有成功,但以后的战事有的是,葬送一支湘勇,对杨猛来说也不算难事儿。{3bsp;   湘勇可取,但湘勇之中的哥老会不可取,有这么一个会党存在于军中,谁知道以后哥老会有什么样的发展?与其留下隐患,不如葬送掉他们,军中的会党,无论什么时候,杨猛都不会给他们生存的土壤。

    “杨国公,京津一战逼得英法请和,可喜可贺啊!”

    对上这半师的杨国公,曾涤生的话语之间也多少有些酸涩,偌大的太平天国,杨老三伸伸手,就打的七零八落,如今的天京城,已经成了鬼蜮,临来直隶之时,曾涤生也去天京看过,惨不忍睹啊!

    这杨老三玩弄人心的本事,已经到了登峰造极的水平,恐怕日后这大清再无拜上帝教的存在了,经此一事,洋教想要在大清发展,难入登天啊!

    天京城已经摒弃了人性,若是信洋教,就是没有人性的畜生之类,即使有人要信洋教,恐怕也是过街老鼠之辈呐!

    “听曾夫子的话音,倒是有些酸涩,不知杨某这洋务做的可好?”

    有些事儿,或许别人不知道,但杨猛知道,这些事儿是瞒不过曾涤生的,心里明白说话糊涂,这儒生藏拙的本事。曾涤生倒是炉火纯青。

    “不敢!没有国公倡洋务,哪有如今朝廷的不世武勋呢?”

    “得了!别说这些虚头巴脑的东西,近日藏边法域的两王。携中原高僧入京,你曾夫子有什么说法没有?”

    如今有湘勇做后盾的曾涤生已经算是杨猛的政敌了,虽说杨猛控制了朝廷,但在野的曾涤生手里,潜力有多大,恐怕他自己都不清楚。

    “国公又有什么惊世之举?”

    “蒙古!西北!东三省!”

    “疆域太大,人手不足呐!”

    “天下读书人何其多也?蒙古藏边东三省。也容纳不了呢!”

    “国公要涤生做什么?”

    “举旗!”

    “涤生力弱,怕是难当大任!”

    “江山终是江山,你难当大任。这蒙古西北东三省,就有许多地域要裂出去,如今要是让他们裂土封王,以后就不是咱们的江山了!

    如今英法两国虽然兵败请和。但五大园林的二十万万的损失他们不想赔偿。废约之事他们首鼠两端,接下来的疆域怕是要不安宁了。

    曾夫子,若是西北、蒙古出了叛乱,如何应付?凭湘楚二军?还是凭京师的民团?

    湘楚二军可以调派,若是调派京师的民团,京师不保,若是不理会西北蒙古的叛乱,丢城失地啊!

    西北、蒙古没了。身为疆臣不说面对帝君之事,你如何面对这天下的百姓呢?

    若此时读书人不发力。那还要儒教做什么?不如废了科举,禁了六经!”

    杨猛与曾涤生,都主动的避过了一些棘手的话题,朝廷对于西北蒙古东三省三地的控制力不是很强,东三省还稍强一些,但西北和蒙古就差的多了。

    若是让杨猛评价一下西北与蒙古,那版图内的属国,应该是很贴切的,对于西北和蒙古,朝廷不是不想控制而是无力控制,一是因为交通二是因为当地的势力。

    杨猛这次命令法域双王入京师,目的就是与蒙古诸王分庭抗礼,寺庙经济是蒙古草原的支柱之一,他的影响力一点也不小于蒙古诸王在草原的影响力,宗教就该为国家政权服务,而法域双王,如今就是杨猛手里的工具,单凭寺庙和军队,收拾西北和蒙古并不稳妥,儒教这东西,是凝聚人心的利器,草原一带并不崇儒,将儒教与佛教结合,从宗教、行政上影响西北与蒙古,最多两代人,西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