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百九十二章 八斤八两八钱(上)(第1/4页)  毒清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发了一笔横财,督标也建成了,可督标的武器装备却让人很是抓狂,三千八百人,算上三百火头军,清一色的红缨枪。.

    红缨枪也就算了,还是杂木杆的红缨枪,精钢的枪头,按理说应该配上白蜡杆的,不是杨猛舍不得花钱买白蜡杆,那白蜡杆虽说不便宜,但比起精钢的枪头,白蜡杆算是不值钱的物件。

    那样的红缨枪,颤劲儿太大,不是好手根本玩不转,杨猛也试过白蜡杆的枪,拿在手里晃晃悠悠的不成样子,照着人的胸口通过去,这枪杆一晃,弄不好就扎裤裆里了。

    上好的白蜡杆大枪用不了,只能弄杂木杆的红缨枪了,三米长的硬杆儿红缨枪,拿着这玩意捅人,倒也捅的死,但距离得合适,一旦近身肉搏,就得赶紧把枪丢掉,不然死的快。

    去四川贵州抢掠,死伤几乎都是近战造成的,合适的刀剑就成了督标,急需的装备,在杨猛不断的催促之下,西山铁厂耗时两个月终于拿出了样刀。

    自从杨猛筹备好了西山书院,两个月的时间才打造了几十把样刀,对此杨猛极度的不满意,带着人手耷拉着脸来到西山,看到打造的样刀之后,杨猛的脸色才好看了一些。

    刀做的不错,比起上次葛仕扬拿给自己的那些垃圾货强了百倍,但看着一把把明晃晃的钢刀,杨猛还是觉得有些不太满意。

    几十把刀里,各式各样的都有,单手刀占了绝大多数,从清军配置的腰刀、单刀,到各族山民用的平头刀、缅刀,杨猛能看的上眼的不多。

    杨猛衡量这些战刀的标准也很简单,那就是杀伤力,新军装备的进口刀,全部是单手刀,骑战那些刀还算凑活,步战的话,单手刀的杀伤力远不如刺刀。

    单手刀的重量一般就是两三斤,四五斤的就算是重刀了,别觉得四五斤不算重,大部分的云南新军,都玩不转四五斤的单刀,不是腕力、臂力强悍的主儿,拿着重刀上战场,那就是找死。

    一个劈砍的动作,刀重了腕力又不够,对手一个格挡,就能磕飞你手里的单刀,而且单手刀用于格挡,防御力也不够,用握把的位置,也很难挡住刺刀的突刺。

    单手刀想要好使,重量就得轻一些,想要减轻单刀的重量,就只能从刀身的宽窄和厚度上下手了,刀身过窄、厚度太薄,这样的刀打造的难度也就变大了。

    而且想打制合格的单刀,对铁匠的技术要求极高,过于注重锋利度,一旦淬火过度,刀身就没了韧姓,很容易折断。韧姓够了,淬火不到位,那刀刃就不够锋利,虽说刺死砍伤,是冷兵器作战的原则,但刺与砍的难度,还是有很大区别的。

    一把刀交给普通人,怎么也能砍上几下,而刺杀没有长时间的练习,很难做到一击必杀。

    格挡劈杀这些最简单的招式,才是白刃战之中保命和杀敌的至宝,单手刀在白刃战之中的杀伤力,就远不如刺刀了。

    依据这个标准,除了几把匕首、马刀,大多数的单手刀被杨猛扫到了地上。

    最终被杨猛选中的匕首有两把,一把单刃刀状匕首,一把双刃剑状匕首,这两把匕首符合后世军刀的设计,可以用!

    而骑兵用的马刀,杨猛还是看好峨罗斯的哥萨克骑兵刀,无他看着顺眼而已,骑兵刀这是经过欧洲国家实践的,不用再做什么改进,只要找好了刀型,直接仿制就是了。

    剩下的双手刀,就是选择的关键了,桌上剩的双手刀不多,只有三五种,一个就是苗刀,这苗刀与倭刀有七八分像,杨猛打眼一看,就不怎么喜欢。

    “打造一把苗刀需要多长时间?”

    这是杨猛进了西山说的第一句话,葛仕扬也能感受到领主大人的不快,但有些事情是无法加速的,打制这些刀剑,工序一道也不能少,少了一道工序,刀剑的质量就会受到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