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百四十七章 来去匆匆(第1/4页)  毒清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李星沅在云州平乱一役,打的委实漂亮,几乎无可指摘,云南民乱也经此一役陷入了低谷,但永昌之事依旧是个巨大的黑洞,如何审结,也难倒了李星沅。

    翻案绝对不行,自己在朝廷还没有不可动摇的根基,迆西道官员,也不是什么肉头,先期的两记黑手,让李星沅忌惮异常,现在云南的局势大好,正是离开的好时机。

    压住罗天池一案,拖延永昌屠回之事,只以剿灭云南乱匪为大事要事,趁机转移各处的视线,营造一个清平的云南,让朝廷看一看。

    只要离开云南这个是非之地,就是到别处做个巡抚,也是件幸事。云南这潭水太深,不是随便什么人都能趟的。

    云州戡乱,李星沅也觉得自己做的完美,凭着这个自己未必不能以总督之位调任他处,只要把戡乱这篇文章做好了,凭自己在京师的人脉,未尝不能一搏。

    李星沅这里喜气洋洋,杨猛那里却得了一个不是太好的消息,告御状的杜文秀,没讨着什么好处。因为永昌之事,四家的折子、供述差别太大,这位说真话的永昌回回,再次被朝廷羁押,据说要发回云南,再审永昌屠回一案。

    朝廷那里深究永昌一案,可不是什么好事儿,沈聚成如今依旧在押,看来这沈振达父子,是被李星沅给溜达了。

    永昌屠回一案涉及太广,罗天池、恒文、常景春、刘贵茂,这些朝廷的官员好处置,沈聚成那里却是个麻烦。

    昔曰黄巴巴乱永昌,灭了沈聚成的家眷,这可是个抹不去的血仇。再看沈聚成干儿子沈振达的表现,显然是对沈聚成惟命是从。

    七把香会在永昌的实力不弱,朝廷若想重审永昌一案,里面的枝节太多、太杂,让杜文秀进京告御状,现在看来可不是什么好事儿。

    李星沅镇住了滇西回回,为何不审罗天池、恒文、沈聚成呢!还不是忌惮回乱再起,永昌一案就是冤案,历劫的永昌回回中能办事、能喊冤的人物,已经在历次叛乱之中死伤殆尽,这冤案最好是让他沉底,现在挖出来对谁都不利。

    这案子复审,审的公正,永昌哨练和七把香会不会善罢甘休,审的不公正,滇西各处回回的怨恨必然要升级的,双方各打五十大板,更是不妥。

    要想永昌一案皆大欢喜,只能从七把香会和永昌的哨练出手,取缔七把香会,散去永昌哨练,偏向永昌回回,不然就是白费功夫。

    但这么审问与朝廷的大政相冲突,下一任云贵总督无论是谁也不会这么审问的,永昌之事,挖出来就是个烂摊子。

    但杜文秀之事已经做了,永昌一案势必是要重审的,想要扳回已经是不可能的。李星沅那厮可能也在谋划着离开云南,滇西的事情,只能由自己出手了。

    云南之事已慢慢步入正轨,滇西农庄的山民算是安稳了,云南商号也已经初具规模,大哥在云南并购土地之事,也做得极为顺利。

    下任的云贵总督就是合作的对象,杨猛要趁机将滇西变成杨家的私产,七把香会、沈聚成父子必须要除掉。

    杨猛在想自己是不是也该学着李星沅的法子,先在滇西布局呢?滇西的六大茶山,还有澜沧江水域、红河水域,滇西那边是极为稳妥的财路,也是云南一条出路。

    广州到云南的水路太长,经过的省份太多,盐津的长江铜道也是一样,许多东西都不好在这两条水域通行,滇西的人手训练的也差不多了,近期就能成军,只等壬雷斯弄到的重炮,或是葛仕扬那边的炮厂出产品了,有了这些,滇西的两条水道才勉强可开。

    李星沅想走,滇西的官员,尤其是迆西道的官员,现在必然是战战兢兢如履薄冰,正是拉拢的好时候,当然有份参与永昌屠回一事的官员不在此列,那些会被牵连的,杨家伸出橄榄枝在他们眼里应该就是救命的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