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二八八 绝不是武大郎的墓(第2/3页)  古墓里的新娘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们说,武松一开始的确是只挖了个坑,草草把哥哥武大郎给埋了,可后来造反成功之后,有了钱,又偷偷回来把武大郎重新厚葬,不然他造反挣那么多钱干什么?他是那样敬重疼爱自己的哥哥,又怎能不想方设法厚葬哥哥呢?所以这事肯定没错,只不过这事是人不知鬼不觉的,主要是怕宋江知道了,会定他个私吞公款之罪。专家们还说,此事机密的程度极高,以至于连施耐庵都不知道。

    专家们将墓主定为武大郎,最有力的证据有四个:

    一是死者个子矮。武大郎是个矮子,这一点《水浒传》里写得明明白白,妇孺皆知,毋庸置疑。

    二是死者中了砒霜之毒。这与施耐庵的记录是一致的,也毫无疑问。

    三是玉佩上的“武”字。这和武大郎的姓一样。

    四是玉佩的形状像烧饼。武大郎生前是做烧饼卖的,而且烧饼做得极好,用今天的话说,叫很有匠工精神。

    这么多而又这么有力的证据,加上严谨的无可辩驳的逻辑推理,再加上他们是公认的专家,所以人们不得不相信,特别是当地人,不仅无条件赞同,还无理性要求往周边挖掘,说应该能找到潘金莲的墓,或是西门庆的墓。

    南豫县政府实际上并不关心是真是假,他们关心的是开发潜力。对于墓主人是武大郎的认定,南豫县政府认为开发潜力巨大,不仅可以开发风景区,还可以尝试开发“武大郎烧饼”,所以四套班子都非常满意,对考古专家进行了奖励,还颁发了“‘五一’瞎说奖章”。当然,这颁奖是后来的事。

    冬去春来。南豫县政府开始实施对两座古墓的开发,景区被命名为“宋明古墓风景区”,开始对外宣传,招商引资。

    听说宋墓乃武大郎之墓,温小飞半信半疑,而冷小婉则哈哈大笑。

    “这是什么专家啊?单凭个子矮这一条,就不是武大郎!”冷小婉说。

    温小飞很是奇怪,忙问:“为什么?武大郎不就是很矮吗?再说,历史上真有这个人吗?我是怀疑根本没这个人。”

    冷小婉止住笑说:“武大郎是真有其人,但他并不矮,生得身材高大,相貌不俗,和小说里不一样,完全相反。”

    “那小说里怎么会写成矮子呢?”温小飞问,“难道施耐庵和武大郎有仇吗?”

    “这里有个误会。”冷小婉道。她博览群书,便向温小飞讲了历史上的武大郎。

    历史上的武大郎,确实生得高大,相貌不凡。他原名武植,自幼父母双亡,与兄弟武松相依为命。但武大郎聪明好学,考中状元,任山东阳谷县令。其同窗黄堂贫困,来向他求助,借钱盖房。但黄堂来了半个月,只当天见到武大郎一面,以后再也没见着。武大郎忙于公务,兴修水利,根本没时间见他。

    可是,黄堂认为武大郎是故意避而不见,一气之下回去了,由于气愤,沿途写了很多贬损武大郎的话,其中就有一条说武大郎很矮。可是黄堂回到家,却见家里已经盖好了新房。妻子出来说明情况,原来是武大郎命人为其盖的,只是没来及告诉他,想等房子盖好再说,而房子就刚刚才盖好。

    黄堂十分后悔,又沿途回去擦自己写下的贬损武大郎的话。可是,施耐庵走过时已经看到,觉得有趣就记下了,写进了《水浒传》。

    “还有这事?婉儿妹妹真是博学多才!”温小飞情不自禁地赞叹道,“这些假专家还不如你呢!”

    冷小婉问:“难道专家都是这样乱说的吗?”

    “不是,这是少数,多数都还是很有水平的。”温小飞说。

    的确,大部分专家还是有水平的,就拿现在配合冷开诚墓的开发来说,南豫县的专家就有了新的研究成果,并且很正确,令冷小婉与温小飞都感到不寒而栗,十分忧虑。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