佶虽然当了皇帝,但是更多的爱好还在书画享乐上,若是朝中清流占了上风,那么他也只能接受他们督促,勤勤勉勉的治理朝政,哪有时间享乐。
蔡京等人也摸准了他的心思,一味的吹捧天下太平,百姓安乐,让赵佶放心享乐。
赵佶当然也没有完全信任蔡京等人,不然也不会三次罢免蔡京,只是在他想来宋朝建国一百多年,前面历代皇帝都勤勉治政,天下虽然不会和蔡京他们吹捧的一般富足,但是百姓们也绝不致无法过活,因此才想享乐一时。
为了防止被蔡京等人一手遮天,他也留了宿元景等一些清流,让他可以不时听见一些不同的声音。
赵佶失望的看着宿元景,道:“既然你知道这么多,为何你没有上奏朕?”
宿元景也看到赵佶的失望之情,赶忙道:“微臣都有奏过,圣上也都有御批。”
赵佶也想起前番高俅领兵时,他便问过此事,都是因为他疏于朝政,才漏过了这些奏折。当然他不知道的是便是他亲自批阅,梁师成也会选择性的给他一些奏折,这些奏折他无论如何是看不到的。
不过赵佶也不会多去想他的责任,只是略微一愣,便又道:“那你可知道朕的天下已经摇摇欲坠?”
宿元景闻言,忙道:“摩尼教徒作乱前都是秘密结社,梁山晁盖也不过一两万兵马,百姓们虽然负担很重,但是臣以为也不至天下大乱。只是没想到禁军战力这般不堪,居然让方腊和晁盖闹大了。若是微臣知道天下要大乱时,微臣便是冒死也要向皇上劝谏的。”
赵佶闻言,这才杀意稍减。
若是宿元景敢说早知道天下要大乱,那他便要责问宿元景为何不冒死直谏了,在他看来,宿元景便是他留下的忠臣,便该为他尽忠。如果不能为他冒死直谏,那宿元景便也没用了,赵佶不介意拿他开刀。
王黼也赶到赵佶的杀意,他虽然刚做了几个月的宰相,但罪责难逃,赶忙也出列奏道:“微臣已让人抓捕了一些溃逃的禁军将士,据他们说梁山贼寇不过两万人上下,只是高大人用兵无方,这才导致大军兵败。区区两万贼寇,断然无法动摇我大宋根基。”
王黼此时只想让赵佶不要追查天下大乱的责任,自然要让赵佶觉得天下还没大乱,这样他这个宰相便能逃脱隐瞒不报的责任了。因此只能把责任推给高俅,想让赵佶以为是高俅无能,连小小一个贼寇也剿灭不了,而不是天下真的大乱了。
一众奸臣领会王黼意见,也赶忙出来附和王黼。
梁师成也在一旁道:“圣上多虑了,这天下大体还是平稳的,只是闹了些小贼寇。”
宿元景看一众奸臣又开始哄骗赵佶,若是被他们这般哄下去,皇上只怕仍然会醉心享乐,想了想,咬牙道:“臣有本奏。”
梁师成、王黼等人看宿元景此时跳出来,不由都给了宿元景几个阴狠的眼神。
赵佶此时心情刚刚转好一些,道:“卿有何事,只管奏来。”
宿元景自然知道梁师成等人的警告之意,不过为了天下,他今日也顾不得许多了,当下咬牙道:“臣听得前些日子,河东田虎、淮西王庆也都作乱造反,窃取了几处城池,朝廷几次派兵剿灭,全部失败,此时只怕也闹大了。”
赵佶刚刚好转的心情顿时又降到冰点,一张脸从红到紫再到黑,两眼怒火几乎快变成实质一般。
众人早已被宿元景的话吓得低下头不敢去看赵佶,但是隔着数丈都能听到龙椅上的赵佶粗重的呼吸声,顿时吓得更不敢抬头。
“贼子,都是贼子。你们都要和他们造反了吗?这般大的事情都敢瞒着朕。来人啊,给我把文武百官全部斩首示众。”
殿外专门护卫皇帝的班直士兵听到赵佶喊声,都冲了进来,把文武百官围在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