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524章 惊人的言论(第1/3页)  贴身保安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524章惊人的言论

    眼神凌厉的扫过每一个人的面孔,看到大家都惊呆了一般不敢与他的目光对视,赵建辉这才接着说了下去。【文字:

    因为“一国两制”的意识形态的巨大不同,必然造成价值观、世界观的巨大差异,在缺乏有效沟通的途径下,也必然造成两地人民的互相不理解,矛盾因此而生。内地与香港迟早要面对形同陌路、面和心悖,甚至彼此仇视的尖锐矛盾。

    既然迟早要面对,早总是比迟好的。早爆发,正好可以让我们看到问题所在,及时防止“乱成”,其实我们毋庸讳言,这几年内地人与香港人的恩恩怨怨,可谓车载斗量,互相不理解、不包容,已经到了一个极其危险的临界点。内地人为了支援香港的经济建设,可以说是费尽了心思,从亚洲经济危机人民币不贬值的坚强援助,到之后为拉动香港经济增长放宽的自由游,在当时也曾经受到了香港人民的欢呼和支持,但是现在都成了为人诟病的把柄。

    有人说,所谓97年被大鳄索罗斯“攻击”过的泰国、马来西亚、印尼、新加坡、菲律宾、韩国、宝岛股市现在的点位高升。反而是97之后被大陆“保护”起来的香港股市现在的点位低迷。1997年7月1日香港回归时的恒生指数点位是15200,现在恒生指数的点位是19800,十五年时间涨幅仅30%多点。再看看那些所谓15年前被美帝和西方“攻击”过的东南亚国家股市涨幅是多少?大都是几倍的涨幅!还有几个国家的股市连创历史新高……

    说到这里,赵建辉把脸一沉,口气有些严厉的说道:“说这话的人不是太幼稚,就是别有用心!。”

    经济危机到一定阶段,就是要军事做最后盾的了,否则再有钱也是待宰羔羊。二战的犹太人,不比你香港人有钱?

    反过来,如果米帝97真铁了心想要经济收割香港,你以为香港政府那点私房钱能管什么用?航母开来两艘,什么就都没有了!东洋岛国,就因为米国驻军,一个广场协议,失去了二十年的时间。区区一个香港,真要搞定,还费吹灰之力么?

    “地域的狭小必将造成人员思想的狭隘,这句话也许还是有点道理的。大陆对香港的保护,之所以不被领情,是因为人们在和平环境下生活的太久,已经忘了世界的残酷。矛盾既然凸显了出来,我们就有好好梳理当今内地与香港关系的必要,也应当深刻反思造成内地与香港人民关系疏离的原因。而不是哭着闹着不愿意回家,心甘情愿的去当外国人。”

    当初开通cepa和自由行时,中央和港府都有一种期望,那就是用这种刺激措施使香港经济喘一口气,用以带动金融、专业服务、教育和医疗等产业的服务需求,毕竟这些行业才应该是香港竞争力的核心。然而近十年过去,零售业的急剧增长“其溢出效应无法到达其他产业”,反而使其他新兴产业难有发展的空间。即使增加了就业,自由行吸纳的主要是大量的低技术劳动力,年轻人投身其中亦难有好的发展前途。因此,自由行的好处除了商铺业主,普通市民几乎享受不到。反而是连锁零售商店的急剧扩张,破坏了香港社会原本的社区结构和消费习惯,其中的损害逐渐浮现,演变成今天港人与内地游客的对立。

    这是当初的决策错误吗?绝对不是。这事因为,在这十年之中,自由行带来的眼前利益和繁华景象甚为符合港人实用主义的心态,而“背靠祖国”的神话也已经深深植入香港社会的群体意识之中。由于库房连年盈余,政府不仅不再讨论税基狭窄的问题,还以争取到新的中央“惠港措施”为政绩,遑论顾及经济转型。

    直到2008年金融海啸之后,港府才终于大梦初觉,委任了一个经济机遇委员会,提倡发展知识经济和“六大优势产业”,时至今日仍成效不彰,其中一个重要原因,便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