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四百四十一章 平台对话(第2/3页)  代理舰长的幸福生活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份这个东西说有用就有用,说没用也没用,关键还是看你能不能表现出实力。如果施家没有实力,股份再多也不过是小儿持金,徒然给人增加抢劫的。

    在这个银河通信的推广事情里,各家就有一种拼表现的隐性动力,施家就好像水里突然来的一条鲶鱼,带混了水不说还让以前在这里的鱼类都有了危机感。老郑和李忠国都认为,要在推广中表现出自家的实力来,这样才能保证在国器投资这个池塘里的说话分量,施兴国当然不傻,他也得为此努力。

    这样一来,得利最多的还就变成刘锦鹏了,他们的努力当然使得银河通信的推广更顺利,这样也可以算成双赢甚至多赢吧,至少是皆大欢喜。不过这也是后话,目前施兴国还在计划从老郑手里抢来一部分蛋糕,当然要跟刘锦鹏好好谈谈。

    银河通信的推广其实也很简单,作为中介从钛星集团拿到样品,送到部队进行测试,测试完成之后还得继续大范围测试,等到公关的差不多了,然后才可以得到部分部队的试验型列装。等到确实没有问题的时候,才可能大范围列装,这个流程走下来,至少也是一到两年。

    当然,有熟人和关系在军队里面,这个过程可以适当加快,减少了很多不必要的中间环节,打点是必须的,但是环节就可以省略不少,也就是缩短了测试到列装的时间。这方面就是国器投资的几位股东的最大优势,也是他们为之努力的方面,毕竟这个东西是抢别人蛋糕。

    正是由于这种中介模式,从钛星集团能拿多少货,就成为了赚钱的关键。一开始的时候,刘锦鹏就说明了,这种产品的产量有限,不可能无限制供应,于是就有人开始想心思,希望能多搞点配额囤起来。可刘锦鹏又不傻,你拿去不卖,占住了配额,我不是就亏了嘛,所以他限制了每家的配额数量。

    现在施兴国就想从钛星集团这里多挖一点配额出来,多一点就是多一点的钱呢,他又不是跟钱有仇。问题是多了这家就少了那家,李忠国还在旁边坐着呢,他不肯让老施单独跟刘锦鹏会面就是怕这家伙吃独食,结果不出所料。李忠国连忙打岔说:“老施你可不能这样,我们三家当初的协议你忘了吗?”

    当初三家是有合作协议的,声明绝不单独与外界进行谈判,要谈就是代表三家一起谈,这也避免了各自为战的弊端。施兴国当然知道这个,但他是后来的,在协议里并没有占到便宜,这时候就有点想法,他说:“我跟刘董谈的是增加产能,对我们三家都有好处啊。”

    刘锦鹏也有点矛盾,三家太铁板一块了,他也觉得不好,不过要是三家闹矛盾分裂了,那说不定还会对推广产生负面影响,那就更不好了。所以权衡之下,他觉得还是让三家合作为好,至少不要给我拖后腿就行。

    出于这种想法,他也劝道:“你们也不用着急,产量是会逐渐增加的,技术成熟之后,造价和成本都会大幅度下降。我预计过2个月,量子端的建造成本就会下降30%,这个是可以预期的,情况会逐渐变好,你们不要着急。”

    艾伦指导下的量子通信组正在加紧研究,有望在近期完成预定目标,然后就会把增产加入到研究队列里去,解决了价格问题接着才去解决数量问题。主要还是因为前期的资金有限,而需要的量并不是很大,推广期漫长的至少有半年时间,足够艾伦搞出增产技术了。

    这么解释之后,施兴国和李忠国才算放心,他们俩是有默契的,对望一眼觉得都比较满意了,李忠国就说:“时间不早了,我们也该走了,打搅了刘董这么久,耽误你多少事啊。”

    刘锦鹏自然要客气一番,送走了两人之后也有点好奇,这老施爱评人,也不当面说出评语,就好像许劭评曹操一样,有话当面说嘛,搞的神神秘秘的,真没意思。不过他没多久就放下这件事,开始给李曦雯打电话,这姑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