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23章 小吃摊上(第1/2页)  策反行动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时间的流逝,使得缺乏物资的游击队的生存环境一天一天艰难起来。士兵的饭碗里,大米的比例急剧减少,番薯及其他杂粮的份量迅速加大。但他们知道,这样的日子还算优裕的,再过几个月,恐怕连杂粮也会吃不上。缺少盐,烧得菜淡然无味,士兵中开始出现食欲不振,四肢无力,晕眩等症状。

    在严重的事态面前,李铁经过跟特委沟通,终于同意了思明提出的办法。

    见组织上终于同意实施由他提出的方案,思明马上行动起来。

    这天,思明郑重约来孙中尉,让他出面采购布匹c棉花和盐。虽然思明没有说明采购这些物资干什么用,运往何处。但孙中尉仍然明白了任务的重要意义,神色激动。

    孙中尉以军人的身份,很方便地采购到物资,并按照思明的吩咐,把这批货物存放至码头三号仓库,就不再管接下来的事情。

    当天下午,一团一营一连连长林青民带了五名士兵,坐了一条船来到阳州城,拎着提货单,从码头三号仓库提出货物,即刻押运出城。船只从小南门通过的时候,志刚站在城门口,黙黙地注视着这条船驶出闸门。

    两名便衣队员也同样束手站在他们的检查位置上,注视着这条船的离去,没敢上前盘问,更没敢要求停船检查。林青民的船顺顺当当出了城门,驶进城外的塘河,没入绿意盎然的平野。

    两个小时之后,在临近傍晚时分,这只船驶到一个山口附近的地方,交待给一个关系户,也离开了。

    当天夜里,一队游击队士兵悄悄下山,通过山口,跟关系户接上头,乘着夜色的掩护,卸下船上的货物,直接运进山里。而在山口值勤的,是瑞县保安中队中队长瑞安国亲自带领的一帮弟兄。

    第一批物资运进山区之后不久,又组织运送了第二批。这两批物资进入山区,除了大米,游击队物资短缺的局面很快得到缓和。山里发出指示,可以暂时停止运送物资了。

    思明是第一次动用自己在部队中发展起来的队伍,看着这支队伍井然有序地运转,完满完成任务,犹如是在检阅自己这大半年时间所花心血的成果。他很受鼓舞。

    但是这时林青民提出了一个请求。他知道山里肯定需要粮食,便私下里召来几名信得过的士兵,大家一起努力,筹措到一批资金,在周围的几家大户人家收购一批粮食,本来是准备待下次运送物质时,顺便把这批大米运进山里的。

    他们接到暂停的通知就急了,粮食压在手里,不好处理不说,时间长了还会变质。更加重要的是,这是他们的心意啊。他们希望组织上能够感受得到他们的一片赤子之心。如今运不进去,他们的心血将白白作废,所以提出请求,让他们把这批大米给运进去。

    不必讳言,年青人的热情有些过头了。

    李可人接到林青民的请求,对他的擅自作主行为好一顿批评。然而,粮食买都买了,而山里也确实缺粮,他就将这一情况向思明作了汇报。

    思明是通过江宏了解到山里的意图的。虽然组织上同意了思明的方案,但仍然非常在意他们的安全,尽量减少采购的次数和规模,不要把动静弄得太大。大米跟其他物质不一样,不必在阳州城内采购,可以通过关系户直接在农村采购,再找机会运送上山。再有,大山之中,能代替大米作为粮食的作物也不少,先放一放还可以熬得过去,因此两次采购物资都没有把大米列入名单之中。

    现在既然林青民他们已经采购到一部分粮食,放在那里可惜了,同时,拒绝的话也会打击他们的积极性。因此,思明跟江宏商量,让山里派人把这批大米运走。

    农历十月的天气,秋高气爽。农田里,晚稻刚刚收割完毕,黑油油的地里,满眼是收割后留下的稻茬。不少勤快的农民已经驱赶着满身黑色的水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