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346章 盛夏将至(第2/3页)  我真的不是富二代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区的公寓,再次是靠近亿达广场等综合型商场的小区。”

    潘喜道:“下一步我会在销售成绩最好的十个区域开设中介门店,尽量吃下周围的新盘。”

    姚衣点点头,环视众人,笑道:“这将会是我们最艰难的一战,不过一旦成功,后面的路就会天高海阔任翱翔。”

    “现在散会,大家都动起来。”

    ……

    ‘九二九’新政发布后四个月,天京新盘交易量一直控制在微妙的数字附近。

    开发商对抗新政的方法,除了在二手市场上提高价格外,还有一招叫做捂盘。

    十几家开发商联手,将海淀区的新盘全部停售。

    你不是要控制低价吗?我不卖还不行。

    等你政策过去了我再卖,不是美滋滋。

    能在天京拿地搞楼盘开发的开发商,背后或多或少都有些背景,十几家联手,政府也不好直接出面干涉。

    政府调控市场价格还可以用稳定社会的名义解释。

    现在别人不卖,政府还能强买强卖?

    当政府和中介公司一筹莫展的时候,要家科技旗下的要家中介分店在海淀区开张。

    潘喜看到十几个新盘捂住不放,眼睛都直了。

    在他眼里,这些停售的楼盘简直就像流油的牛排一样美味。

    对于别人来说,这些开发商或许很难对付,可对于潘喜来说,要解决这些事情并不难。

    开发商捂盘的源头,无非是因为利润太低,不愿意降价,更不愿意让中介公司白拿佣金。

    说穿了,就是钱给的不够,好处拿的不多。

    潘喜背后有姚衣授意,在让利上有很大的自主权,更重要的是,要家网现在拥有‘学术圈’项目的光环,是开发商们趋之若鹜的对象。

    在‘学术圈’内的楼盘价格比其他地方来的高,二手价格翻上一倍已是大众心甘情愿接受的事实,这样的利润,让所有的开发商都为之心动。

    有了这张王牌,潘喜顺利的说服了两家开发商老总,让他们将捂住的新盘转让给了要家中介代理。

    捂盘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回本,现在有了姚衣参与建设第二个学术圈的承诺,这两家开发商老总当然是顺水推舟,回拢资金的同时,开始准备学术圈项目的楼盘开发。

    按照姚衣的吩咐,潘喜依旧都走银行按揭贷款模式,三十亿资金仅作为两成首期款进行支付,前后贷款超过一百二十个亿。

    这个数字看上去很吓人,可两周过去后,潘喜的团队已成功售出了大半新房房源,三十亿资金回笼之事已进入流程,无非是周转周期导致一些本利成本的开销而已。

    过两年,等另一个限售政策体系落地之后,这套操作模式已经不再可行。

    如今却是还有这空挡。

    剩下价值二十亿的房源,潘喜没有继续消化,反而是按照姚衣的指示,选了几家听话的中介公司,将剩余的房源分给了他们,让他们赚取一部分佣金,分润了大概四亿的利润。

    经此一役,要家网账面资金高达四十五亿。

    潘喜底气十足,继续接触海淀区还在捂盘的开发商,同时放出消息,第二个学术圈项目即将选址,有意的开发商不妨多联系,共商大计。

    这么一来,还在捂盘的开发商顿时坐不住了,在潘喜这招引蛇出洞的计谋下,将剩余的十三家新盘如数吃下。

    十三家新盘总价值超过四百亿,即使是银行贷款,潘喜仍然需要支付八十亿的首付款资金。

    剩余的三十五亿依旧是突破口。

    就在此时,第一期尝到甜头的中介公司主动向要家网提供资金,八家中介公司凑了将近三十亿资金,与要家网一同拿下十三家新盘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