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02章 上公堂书生辩理(下)(第1/2页)  烈风霸锦城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尸体就搁在河岸边,被一张草席子覆盖着,周边散了一滩水,看来是刚捞上来不久,七八个衙门的差役松散地站了一圈,贼捕赵顺也在其中,正与当地的里吏正说些什么。外围是一圈看热的村民,点指着尸体吱吱喳喳地议论着。

    李骧心切,拔开众人,直奔到尸体旁,俯身揭起草席一角——

    尸体已被水泡得膨胀,面目也走了型,但李骧一眼就看出,这不是田和。

    他这才松了口气,再往下瞧,尸体竟是光溜溜的身子,什么都没穿,忙又掩上席子。

    李骧是一个人随差役来的,卢正和徐阳怕见死人,所以没有跟来。

    他回身去看赵顺,赵顺也正望向他,李骧便向他摇了摇头。

    赵顺立刻转脸去看里吏,里吏也摇头。

    赵顺便走李骧面前,略思考了一下,又问,“看清了,确实不是?”

    “不是。”李骧回答。

    “不是——”赵顺挠了挠头皮,瞧着河水,似是自言自语道,“这可就麻烦了,又多出来一个案子。”

    李骧辨识着周围的环境,又瞧着前面的这条小河,道,“这里和滕七家很近吗?”

    “不近啊,滕七家要顺着这条河往上走,走四五里路才能到。”

    “捕掾以为,田和是被人推下河,顺流到此的?”

    “嗯,是这么想的。”

    “在下看这条河并不十分宽广,水流平缓,大船行不得,只能行小舟,不知这条河为何名,通向哪里?”

    “哦,这条河啊,叫谷水,一直通往洛阳,在洛阳和洛水就连上了,有往来洛阳的商贩大都愿走这条水路,这一段水道之所以窄,是因为和源头近,再往下游去,还有好几条河往里并,到那里河面就宽了。”

    “这去洛阳要多长时间?”

    “顺风顺水,大半天就到了,慢着些走,一天一夜也就够了,咦——你该不是怀疑田和拐着滕七的婆娘一起搭船跑去洛阳了吧?”

    李骧忙摇头,“没有,没有,田和仍读书之人,怎会为此不端之事。”

    赵顺抬眼盯了李骧一会,抬手搭住李骧的肩头,扳着他向人群外走,李骧知他有话说,便随着他去。

    离着人群远了,赵顺先叹了口气,然后说,“有件事我要告诉你,我不在那里说,是给你们读书人留些脸面。”

    李骧心中一凉,问,“何事?”

    赵顺顿了顿,道,“离滕七家不远,有一个看菜地的窝棚,也是滕七家的,我们在窝棚里找到了一些衣服,有男人的,也有女人的,连小衣都在,男人的衣服是书生穿的那种的长衫,那日你们在公堂上曾说,田和因嫌土炕脏,是穿了外衣睡的,因就判定这衣物应该就是田和的,我们叫来滕七识认衣物,女人的衣物是他婆娘的无疑,男人的他也认得,是田和的,他说那日虽然衣服湿透,但田和所穿的是四人中唯一的青绿衫,所以印象极深。”

    “为何不唤我们去认衣物?”

    “你们住在城中,来一趟太麻烦,况且你们是读书人,面皮薄,县府大人曾吩咐过,出头露面的事尽量少找你们,况且滕七已认得衣物,就没唤你们。”

    “哦,县府大人真是细心,学生感激不尽,呃有没有可能是滕七杀人之后,藏匿了尸身。”

    “不能,即然他杀人匿尸,为什么还要将衣物留在外面?况且,那日刚下过雨,留在地上的脚印很清晰,滕七的婆娘和田和连鞋子都没来得及穿,他们赤了双脚一起向河边来,从泥地上的印迹可以看出,他们一路上连滚带爬,跌倒好几次,另外,还有一串脚印紧随着他们,三个人的脚印到了河边就消失了。”

    “河边有船?”李骧道。

    “是,那天夜里,河边一定有一只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