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178上船(第2/2页)  大汉第三帝国崛起录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么,要是看不出来,那才是怪事。

    听荀彧口气有些哀怨,刘备笑道:“文若,莫非你以为我是董仲颖不成,不能辟人,便要族人。”

    见到荀彧有些茫然,刘备这才想起来,董卓征辟蔡邕时,那个“不能辟人,便要族人。”的典故,在这个时空里面,因为刘备的插手根本就没有发生。

    不过,虽然典故是没有的,但是这话的意思,还是明白的。

    荀彧听了,也是笑了起来,说道:“君侯,说笑了。”

    见了荀彧低头称了“君侯”,刘备也不为己甚,两人因为是跪坐,于是刘备便向前膝行了两步,郑重的向荀彧行了一礼。然后,用十二万分诚恳的声音问道:“文若之名,备久慕矣。方今天下,董卓欺君于朝,群雄乱战于国,流民肆虐于野,胡虏窥视于外。备也不才,为汉室之苗裔,虽有匡扶天子,济世安民之心,然实乏经纬之策,牧一青州,而常有乏力之感。素闻明公,乃‘王佐之才’,天下少见。唯望明公以仁、慈、忠、义为念,展布酂候之大才,施行留侯之智略,则天下幸甚!天子幸甚!社稷幸甚!国家幸甚!百姓幸甚!万民幸甚!”

    都说荀彧是战略大家,大约只有诸葛孔明、沮授、鲁肃等少数几人能比,且看看能不能给自己一个惊喜。毕竟,现在刘备自己的对未来的战略规划,虽然不能说是一塌糊涂,却也是有几分迷茫。虽然有历史经验可以借鉴,但是有几分可靠,也不知道,还是想听一听这时代的顶级人物的意思。

    荀彧既然上了贼船,又见刘备这般的礼贤下士,自然也不能不有所表示了。

    这也是世家子弟的职业道德,一个家族的子弟,各投明主,分头下注,分散风险以保证家族的延续,是一回事。但是忠于自己的主君,则是另一回事。

    没见诸葛家三兄弟,分别在魏、蜀、吴做官,不但他们的君主都信任他们,让他们做高官,就是其他人等,也都习以为常。

    诸葛亮身为蜀汉丞相、录尚书事,一奶同胞的兄长诸葛瑾,则因早年流落江东,后来官至东吴大将军,他们的堂弟诸葛诞,则在曹魏政权先后担任扬州刺史、镇东将军、征东大将军、镇东大将军等要职。甚至魏、吴双方大战时,魏方主将是诸葛诞,吴军统帅则是诸葛恪,两人是血缘相当亲近的叔侄关系,也没见影响了他们各为其主效力。

    当下,荀彧先是回礼,然后,张口就是对刘备好一顿吹捧。简单来说,荀彧对刘备的敬仰,那真是如滔滔江水,连绵不绝,又有如黄河泛滥,一发而不可收拾。笔趣阁读书免费小说阅读_www.biqugedu.com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