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117结硬寨、打呆仗(第2/3页)  大汉第三帝国崛起录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曹操闻言,肃然拱手道:“曹操听令。”

    这话说的,搞的刘备都有点不好意思了,指着地图,刘备说道:“此处乃是荥阳,有水名为汴水。若我是董卓,定在此处埋伏下一支兵马,待你们过河之时,来个半渡而击。”

    曹操与鲍信都是点头称是,半渡而击,的确不可不防。

    刘备又道:“若是董卓没有派人半渡而击,那么他必然有其他谋划,我猜他多半是会在前面埋伏,待击败我军后,再以汴水为凭,拦截我军的后路,则可以全歼我军。你们若是能够平安渡河,一定稳扎稳打,步步为营,不可给敌人可乘之机。然后立刻派人向我报告,我便出兵接应你等。你们二人可答应么?”

    这其实是个圈套,如果曹操过河之后,遇到董卓的人马,而是稳扎稳打,据险而守,等刘备上来支援,而不是打了败仗马上逃走,那么只要刘备随便拖延一下,只怕曹操就得壮烈殉国了。不过,这对于曹操来说也不是坏事,如果曹操战死了,那么曹操就不是反派,而是忠臣了。

    鲍信听了之后,叹服不已,说道:“素闻君侯善于用兵,果然是名不虚传。所谓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也不外如是了吧。”

    刘备笑了一下,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其实说的是战略,这个其实并不是最难的,最难的是要有一只有足够执行力的队伍,来实现战略构想。再怎么精妙的战略,再怎么高明的计谋,也得有能够执行的军队才行,否则,也只能是纸上谈兵而已。

    众诸侯合兵一处,看上去似乎兵力庞大,其实互不统属,各自为战,打顺风仗没问题。打硬仗,还真不如让刘备一个人指挥着青州兵上。

    曹操也说道:“我素闻君侯作战勇猛,每战必亲冒矢石、身先士卒。不想君侯用兵之谨慎,一致如斯。”

    刘备笑道:“临阵之时,自然要身先士卒,不然何以令麾下将士用命。然而战前庙算,还是要越谨慎、越详细为好。”

    曹操道:“我如今方知,何以君侯能百战百胜。”

    刘备看了看曹操,又看了看鲍信,说道:“此次前去,就以鲍济北为主将,孟德副之。”

    鲍信算是关东诸侯里面难得军事人才,曾经做过骑都尉,他手下有募兵两万,骑七百,辎重五千余乘,实力出众。不想鲍信认为曹操的才能在他之上,心甘情愿让出主将位置,听其指挥。鲍信说:“孟德之才,十倍于我,还请君侯以孟德为主,我情愿为副。”

    于是,刘备顺水推舟以曹操为主将,鲍信副之。众诸侯支援的人马,都教给二人统领,共计步卒三万多人,骑兵两万,因为是众诸侯合兵,都是派了手下精锐前来,因此骑兵比例极高。刘备只率本部两万五千人在后接应。

    随后,刘备又嘱咐道:“董卓麾下,多是并、凉骑兵,羌胡之兵,虽然骁勇善战,然其善于野战,而拙于攻城。以我之见,欲破董贼,当用‘结硬寨、打呆仗’之法。”

    刘备又毫不犹豫的把曾剃头的打法拿出来教给曹操,曾剃头屡败屡战,据说连兵败自杀,就自杀了好几次。而且,更加神奇的是,到了最后,他还没死。

    虽然现在曹操的确是有点纸上谈兵,但是曹操其实是有军事天赋的。日后在战场上历练出来的曹丞相,还是很能打的。现在刘备把一个屡败屡战曾剃头的兵法交给曹操,也不知道会不会把曹操给教坏掉,以后就变成了屡败屡战曹孟德。

    “所谓结硬寨,就是大军在外之时,一定要先把军营扎得非常坚固。宁愿行军慢一点,也一定要先把营寨扎牢。大军每到一地,不管是刮风下雨,不管有多累多苦,也要先筑坚营,先要保证可以据营坚守。这个就叫做不动如山。”

    “所谓打呆仗,就是用兵不出奇,不弄险,而以正合,以力破。一定要稳扎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