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七章 足尾矿山(第1/2页)  公家的战国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景光是上一世就知道足尾矿山的,虽然没有实际去过,但却由于两件大事,这矿山被炒作的很有些名声。一是发生在十九世纪末期的足尾矿毒事件,影响极其恶劣,甚至差点威胁到整个关东平原的生态,算是岛国近代工业化污染的一个缩影;二是发生在二战时期的矿工事件,当时岛国军政府强迫天朝、半岛矿工在此劳作,其中大部分人累死在了矿山中,算是岛国近代****的一个缩影。

    在上一世的历史上,足尾矿山是在江户时期才开始正式大规模开采的,其与岛内后来发现的很多大铜矿一样,都是极其优质的矿源,不仅是精矿石出产多,而且很多是地表矿藏,非常易于采掘。自江户幕府直营开始,至二十世纪初期,其处于产矿鼎峰期就达三百余年,甚至曾经一度年产铜过千吨。到了二十世纪中前期铜山转为私营后,又凭借现代勘探、采掘技术开采了近百年的时间,虽然与别子铜山等那些变态的存在没法比,但确实算是岛内数一数二的铜矿资源了。

    “只能走这条路线吗?”景光看着梅居小一郎画出的进山路线就有些郁闷。

    按照梅居小一郎绘制的地图,景光再在心中结合足利长尾家藏于城中的下野国地形图对比,大体能够判断出了梅居小一郎所说的位置。其大致位于中禅寺湖以南、足尾山地北部,距离足利町大概八十多里的距离,已经延伸到了都贺郡的地盘,确实不能算近了,特别是山区主要只能靠步行,这路程起码要用两天的时间。

    路远一点并不算什么,地处其他的郡也不算什么,由于足尾山地的地形险峻关系,实际上位于下野国西部的山地地区一直也没有什么人居住,倒是不存在其他势力争夺矿场的问题。但是最大的问题却是出现在如何进山上面,按照梅居小一郎的描述,想要进山就需要沿着发源于足尾山的渡良濑川河道逆流而上,而渡良濑川的最下游是与足利郡相邻的上野国山田郡,渡良濑川自山中流下至山田郡后才沿山势改道向东流入足利町,这就意味着不能直接由足利郡进入山区。

    “新九郎,山田郡是哪家的封地?”景光对东国各家的情况掌握也就是个半吊子水平,主要是当年天室光育教授时景光不太上心,很多情况下都是一知半解,却是不如斋藤朝信这些人来的熟悉。

    斋藤朝信想了想,回答道:“如果没有记错,渡良濑川流淌到这个位置,应当是桐生家的桐生城,至于全郡是不是都封归桐生家,在下就不清楚了。”

    “能占下来吗?”景光问的很直接。

    斋藤朝信则是被景光的问话吓了一大跳,慌忙解释道:“殿下不可,桐生家是管领大人的属臣家族,与本家(指足利长尾家)可是同僚啊。”

    景光本有些因发现铜山位置而变得滚烫的心,瞬间被这盆冷水浇了个透心凉,想了半天,又有些不甘心的问道:“梅居老板,从足利郡直接进山真的行不通吗?”

    “我也找人试过,且不说这一侧山地要险峻一些,单说人进到山里如果没个参照很容易困在山里的,太危险了。”梅屋小一郎说道。

    “从东北面呢?从都贺郡那侧进山行不行得通。”景光再问道。

    “虽然足尾山算是在都贺郡境内,但实际上从其郡中进山反而更远一些,即使是从离得最近的宇都宫家所属的船生城向西进山的话,也得距离百里左右吧,具体的路线我没有找人探过,但是那侧的山地情况更复杂一些倒是真的。”梅屋小一郎不好意思再泼凉水,但也只能实话实说。

    下野国的地形与美浓国很相似,都是半平原半山地的构造,只不过后者是山地在北、平原在南,而前者主要是山地在西、平原在东。西边的白根山、皇海山、足尾山地将下野国与上野分开,南面是一马平川的武藏、下总等国,中东部便是属于关东大平原组成部分的下野平原地区,再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