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十五章 既卑鄙又多情的胡人名将(第1/3页)  五胡灾—汉民族的第一次亡种危机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五月,匈奴汉国大将军呼延晏领军两万七千,一路长驱直入,兵临洛阳城下。

    该来的总是会来,结束吧。

    但是,拿下洛阳的荣誉并不属于呼延晏,历史就算把这个机会捧到了他面前,他也不敢去接。

    洛阳已是一城饿殍,根本无法抵挡住如虎似狼的匈奴人。呼延晏毫不费力的打破了南门,俘虏了大量的王公子女,一把火烧掉了城门附近的公府衙门,也烧掉了洛水中晋怀帝准备用来逃跑的船只。

    然后,他就跑了。

    史书出的理由是,呼延晏认为援兵未至,所以抢劫一番之后,就撤出城去了。

    其实以洛阳城内的情况,哪还用得上援兵,不要说他带着两万七千人了,就算只带了这个数的零头,他也能轻而易举的拿下整个洛阳城。

    历史将会证明,他并非胆小如鼠,而是一名智者,之所以会放下即将到手的旷世奇功不要,真正的原因其实是为了一个人,这个人正领着军队往洛阳急奔,想要拿到攻陷洛阳的功劳,而呼延晏不愿意得罪他,所以宁愿把这个名留匈奴史的机会让出来。

    这个人是刘曜,刘渊的义子,匈奴汉国的始安王。

    刘曜吞下洛阳的欲望异常强烈,此前他正在洛阳的西面扫荡,听到城池将破的消息之后,立即一路狂奔,直扑洛阳而来,誓要将这件功劳装进自己兜里。

    呼延晏知道这个人的可怕,所以小心翼翼的把功劳让了出来。但是,并不是人人都像他一样嗅觉灵敏。

    王弥,这个天生的反骨仔,一生的志向就是浪漫而自由的革命,行事风格一向是随心所欲,放荡不羁,这样一个人,显然不会有多少兴趣去揣摩别人的心思。

    就在刘曜赶到洛阳的前一天,王弥从南边抵达城下。

    他最喜欢的事情就是破坏,而这个世界上,还有什么破坏会比攻进首都更让人有快感呢?

    所以提前到达的他极其兴奋,完全没有等一等刘曜,立即就开始攻城。

    一攻就攻破了。

    这并不是一件好事,因为刘曜的官位比他高,是他的领导,而这个领导的心愿,就是由自己来亲手打破洛阳,攻进皇宫,抓住敌国皇帝。

    王弥完全没有考虑这些,他现在只想快乐的抢劫。洛阳已经是一座不设防的城市,打进去毫无难度,而且城内的强盗们也远不是匈奴正规军的对手,所以王弥进城之后,像赶苍蝇一样驱散了流民劫匪,然后直奔皇宫。

    那里才是整个洛阳的精髓所在。

    城破之后,晋怀帝试图做最后的努力,从皇宫里跑出来,打算逃往长安,那里还在南阳王司马模的控制之下,大家同样姓司马,或许他要比王浚、苟晞这些外臣好说话些。

    他当然没有成功,匈奴人在城内完全没有遇到像样的抵抗,这让他们可以毫无阻力的尽情搜捕。晋怀帝刚跑出皇宫没多远,就被匈奴人捉到了。

    王弥打进了洛阳,杀进了皇宫,还抓到了晋朝皇帝,这三件灭国级的大事,都被他一个人完成了,他一件也没给刘曜留。

    他完全没想到这其中有什么不妥,抓到皇帝之后,还在纵兵大掠,抢夺皇宫里的珍宝和宫女,尽享做贼的乐趣。

    最妙的是,呼延晏并没有跑远,而是一直在他身后,但从来没有提醒过他半句。

    这也是一个阴险狡诈的成精老狐狸,滑溜到极点。凭着自己的奸滑,他还将在未来逃过一场大劫难,并顺便改变刘曜的命运。

    第二天,刘曜抵达洛阳。

    看到已经门户洞开的城市,他很不痛快,吃别人嚼过的馍馍是没有味道的,他只想来吃第一口。

    只是王弥是友军,他不好对王弥发作,以免留下“争功”、“妒贤”之类的名声,于是只好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