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七十三章 千仞壁无欲则刚(第1/3页)  那年那蝉那把剑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次日早朝,身穿朝服的武百官鱼贯入皇城。(品書網)看最全!更新最快的小说!

    朝会之,左武右,官以内阁四位阁员为首,武官则以大都督府大都督和五位左都督为首,只是如今大都督府的六位都督只有一位军左都督在朝,其余五人分别镇守地方,故而朝堂之愈发显得强武弱。

    本是强武弱,又有蓝玉这位执掌朝政五十载的内阁首辅坐镇,于是朝堂愈发像是官的一言堂,往往是官慷慨陈词武官们沉默寡言的场面。官以内阁为首,内阁的四位阁员全部授予大学士之位,分别是首辅蓝玉c次辅韩瑄c群辅李贞吉c群辅赵宗宪。

    首辅蓝玉总掌内阁票拟大权,并将吏部c兵部c大理寺和都察院紧紧握在手,一应人事任命及言路都尽在其掌握,次辅韩瑄重新起复入阁之后,掌管户部和工部,可以说把持了朝廷的钱袋子,群辅李贞吉掌管刑部,群辅赵宗宪执掌礼部,后两者远远无法与蓝玉和韩瑄相提并论。

    承平元年,韩瑄罢官隐退,一应亲信和门生故吏都陆续遭贬谪罢黜,庙堂再无明确党派之说,因为庙堂已经成为蓝玉的一言堂,唯一能制衡蓝玉的是掌握了批红大权的司礼监,于是成了内廷和外廷之争,直到承平二十一年韩瑄重回庙堂,沉寂了二十年的蓝党之说才重新浮出水面,与之同时“倒蓝”的说法也开始在私底下悄悄流传。

    至于谁能领头“倒蓝”,自然是蓝玉的老对手,二十年前曾与蓝玉庙堂争锋的韩瑄。

    论起庙堂资历,韩瑄虽然不蓝玉,但也相差不远,他同样是跟随萧皇打天下的老人,在凌烟阁功臣排名十三,受封柱国,太子少傅c特进光禄大夫c明英公。

    除了蓝玉和韩瑄这两位众人瞩目的庙堂大佬,今日的庙堂还多了一位扎眼人物,是从江南赶回帝都的暗卫府右都督魏无忌,按照规矩,暗卫府一般只有掌印都督参加朝会,若无特殊情况,另外两位都督不会轻易露面。

    若是另外两位都督露面了,那多半表明有特殊情况。

    然后还有作为司礼监掌印太监的“内相”张百岁,一袭黑色蟒袍,在一群朱紫色之格外显眼。

    除了武官之首的大都督魏禁仍旧缺席,大都督府估计要继续保持缄默以外,其余内阁c司礼监c暗卫府的头面人物都已经到齐,于是今天的朝会显得格外隆重。

    之所以如此,是因为西北c江南c南疆三大边军都督的任职都已经陆续到期,今日朝会便是要议定新一任的边军都督人选。

    按照律制,大都督府有统兵之权,却无调兵之权,更无一应人事任命之权,故而即便是大都督魏禁缺席也无大碍。即使是吏部,也只有三品以下的官员任命之权,几位左都督都是从一品的高位,掌管几十万的边军精锐,事关四方边疆安危,半分马虎大意不得,必须经由朝议,然后内阁票拟,呈皇帝陛下御览许可,最后由司礼监批红,方可正式任命。

    如今张无病接任左军左都督已经是板钉钉的事情,他本是韩瑄旧部,当年因为受韩瑄牵连而被罢官,韩瑄重新出山之后,对自己这位旧部提拔重用乃是顺理成章之事,却不曾想蓝玉先一步将张无病举荐为西北军都督,当下张无病到底该算是蓝党还是韩党,令人颇感玩味了。

    未央宫,九阶丹墀之萧帝高坐龙椅,坐北面南,在丹墀之下摆有一张紫檀大椅,坐着当朝首辅蓝玉。

    师徒两人,一一下,曾经齐心协力共同执掌庙堂二十载。

    现在,已是知天命的徒弟不再需要这位老朽师父,只是大齐朝廷还需要这位老首辅,所以蓝玉还得安稳地坐在这儿,哪怕是皇帝陛下也不能赶走他。

    其实早在数月前,内阁已经开始商酌几位左都督的人选,只是除了张无病之外,剩下两个由内阁票拟的人选并不合皇帝陛下的心意,迟迟未让司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