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225章 陆地游仙(第1/3页)  异度大魔尊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这位盖世神偷,心机尚称细密,看人料事,极有眼光,但今夜他的盘料,却似不甚灵验!

    初更二更三更远村梆柝,隐隐传来,到了三更,“芙蓉园”中,仍是一片沉沉死寂,那里有昨夜那翻热闹?

    鲍恩仁静坐枝叶之中,为时太久,衣履都为风露所湿,他有点凛于夜寒,遂伸手入怀,摸出只扁扁酒壶,拔开壶塞,喝上几口酒儿,驱寒解闷。

    谁知第一口酒儿,刚刚入口,尚未下喉,耳边突闻人声!

    是人声,也是吟声,耳边低吟的是:

    “似此星辰非昨夜,为谁风露坐中宵?”

    “昨夜星辰昨夜风”,是唐代诗人李义仁的好诗,“似此星辰非昨夜,为谁风露立中宵”二语,便成了专对鲍恩仁而发。

    鲍恩仁知道吟声是对自己而发,但却不知道是何人吟诗?以及人在何处?

    因不单耳边吟声,细如人哼,听辨不出是或不是熟人?

    而这类择人专注的“传音入密”功力,也可能是从任何方向,使聆音之人,摸不准发音人的所在?

    鲍恩仁不惊,但却大奇!

    他早就料定,今夜园中,热闹必多,如此似乎不过是开始得迟了一点而已,自取何惊之有?

    奇,却太奇怪了,“似此星辰非昨夜,为谁风露坐中宵”,对自己念这两句诗,分明知道自己昨夜也在“芙蓉园”中,并似也了解自己的身份!

    但自己与昨夜的形相迥异,如今自己也是位脸戴金色面具,身穿赤红长衫之人,吟诗者怎会看得穿赤衣金面之后?除非

    除非什么?除非是这吟诗人比自己来得更早,藏得更巧,眼看着自己易容更衣,否则,任凭他是谁,也没有这种比神仙还厉害的未卜先知能耐!

    鲍恩仁江湖经验太丰,知道对方既如此保持神秘,自己也不必像只呆鸟般,到处找寻,闻声以后,只把双眉微轩,仍然效法曹孟德“短歌行”中所说的“何以解忧,唯有杜康”地,把口中酒儿,饮下腹内。

    接连三四口酒儿下腹,“芙蓉园”中的沉沉静寂,再度打破!

    这次,不是虚无飘缈的“传音入密”吟声,而是极为实际的夜行人疾驰脚步声息!

    声息来自园外,但一转瞬间,人影便出现在“芙蓉园”中。

    这也是个蒙面人,但却非金面赤衣,而是以黑纱蒙面,身上穿了件宽宽大大的黑色长衣。

    虽然,有纱障面,有宽大黑衣障身,但这黑衣人行动间步履婀娜,使鲍恩仁这等老于江湖之人,一眼便可看出是个年轻女子。

    这黑衣女子对于“芙蓉园”,好似轻车熟路,入园后,便连往荷池之中,踏叶行波!

    鲍恩仁见她所行方向,乃是西池,遂心中暗道:

    “这位姑娘,大概是来取剑,看她对方向把握得那等正确,莫非就是秋水芙蓉剑的原主人江小秋么?”

    念方至此,黑衣女子已到达西池之中的原藏剑处,但发现红色苞蕾已失,“秋水芙蓉剑”不在,不禁“呀”了一声,呆在当地!就在此时,有人发话

    话声极为飘缈,既似从天外飞来,亦似在池底传出,又是鲍恩仁与俞惊尘在“蔡家祠堂”中,所听见的“传音”!

    说的话儿,则极为简单,只有个字儿是:“五五端阳,洞庭还剑”!

    那黑衣女子,见识不陋,初闻人声,虽颇惊讶,但旋即听出这似从天外飞来,或从池底透上的,竟是武林中极为罕见的“传音”,便卓立莲叶之上,只把目光四扫,保持镇定,等候次一步的讯息

    果然,“传音”再作,这次更为神奇,是从四面方,同时响起,说的则仍是“五五端阳,洞庭还剑”字。

    黑衣女子二度闻声,不再犹豫,也不再流连地,双手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