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十四章 游龙分胜负定生死(第1/2页)  九座天下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李安不过四十出头便坐到了正四品尖刀口雄关主将“尖刀”将军这个位置。李父戎马一生也不过一位从五品的偏将,这种家室在漠北军中只能当得起“平凡”普通,所以说李安算的上李家的“中兴”之人,如此年轻便把屁股钉在漠北第一关口主将这个位置上,从三品大将军这个头衔不是奢望,简直都快看得见摸的着。每年李府的门槛都会被上门拜访之人踏破,俗话说穷在闹市无人问,富在深山有远亲。李家不像那种传承悠久的大户,走访的门槛都极高,这种近年才“拔高”的门第一般都喜欢热闹,以往的老交情都会特别看重。而一个未来实打实的从三品以上的大将军在漠北已算得上是一位话语极重的实权人物了,由不得一些钻营之辈不巴结,所以李父和李安很享受权势给自己带来的尊荣。

    话说李安如此年纪战功家室并不如何显赫彪炳,但硬是一步一步稳当的坐到了尖刀口雄关的主将位置,这还得亏李安取了个好名字,朴实富贵平平安安,在漠北军中经历大大小小无数战役最后都能平安活下来,这本身就是一种资本,更是被一位军中贵人看重了,此后一路扶摇直上坐稳正四品“尖刀”将军这个位置。

    但今日的李安再也没有以往的志得意满悠然自得了。站在城头看着后方不断涌出的游龙重骑兵整个人都软到在地被亲兵搀扶着,嘴中喃喃自语哭丧道:“完了完了!”周围的士兵将官莫名其妙,不知道自家主将怎么回事,又不是北元蛮子打过来了。

    只有一些知晓内幕之人和李安一样,浑身发抖面色阴沉。那些不懂腌賍事之人大多兴奋的看着自家平时极难见一次的游龙重骑军,这是随着公孙白启从开国就一路征伐走来的“神话”骑军,是漠北军中的三巨头之一,漠北开域百年也不过只有十三支特等军制,这游龙稳坐前三,其战力战绩可见一斑。

    李二狗便是现任游龙主将,正三品品级挂着骑军副帅的名头显然是低品高职,但这游龙主将之位分量就比前者更重了,明眼人都知道这是王府青睐有加。

    游龙建制一百多年,算得上漠北军的“底蕴”,游龙出击绝不后退这是喊了一百多年的口号,向整个南赡展示了言出必行的风采,金戈所至定分生死分胜负。游龙建制以来打的最艰苦的一场战役便是满清的第一场立国之战,虽败犹荣。当初征北王公孙白启硬扛第十七道圣旨北伐一路打到现在的征州,北元再退便是祖地长生天大草原了,集中了半数兵力和公孙白启在现今的征州、坟州、阴州大决战,而后两州便是两处主战场。

    当时的北伐大军被满清全国孤立,得不到任何友军的支援和帮助,公孙白启拿着手中的一百多万大军和北元整整四百多万草原儿郎在这三州决战。皇帐帝骑这是北元最精锐的一批骑军部队,所有成员都是从王公子弟之中选拔而出,每家相隔一定年份都必须从家中选出6岁男丁送到皇帐之下统一培养成长,一生都只忠于皇帐不认家族亲人,整整四十万之巨的编制,配置着全北元最好的军备,是北元皇帝的心头肉,比亲儿子还要来的看重。

    游龙重骑军以十万之数硬生生的拖住了从长生天大草原赶赴一处主战场的皇帐帝骑,打了七天七夜血流成河日月无光,从十万人打到只剩几百人!当公孙白启在两处主战场定鼎乾坤之后率军来援时都没有路可供前行,“尸”路铺满几十里,满地都是发臭腐烂的尸体,除了飞硬是找不到任何路径。公孙白启最后狠心马踏“英魂”赶到最前线时看到站在垒砌近二十米高的尸堆上仅剩的数百位游龙骑兵时这位杀伐果断的异性藩王也忍不住落泪。

    皇帐帝骑主将也是果断,看到公孙白启亲自赶到战场就知道几百万北元儿郎已经完了,果断率领剩余的二十余万皇帐骑兵撤回,拼着头上流淌着和元帝同胞血液的脑袋不要了也一定要保住剩下的皇帐精锐。

    不管原因如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