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56章 非遗传承人的重要性(第1/2页)  三国之霸者无敌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严正犹豫了一番,还是不甘心就此离去的心情影响了他,问道:“四爷,不知您的秘法传自何处?”

    刘云呵呵一笑,“严先生,既然是秘法,你就不必知道传自何处了。你若愿意和我合作,我就传授与你。这秘法独特,非一般人能够领悟,还需你的经验来印证。”

    刘云负手而立道:“你大可以相信我,我绝不会闲来无事,来骗你这般关门倒闭的落魄之人。”

    严正发现被刘云看穿了心思,脸上一红,“四爷,您为何不找酒家合作呢?”

    刘云冷哼一声,“爷最讨厌酒霸什么的,这样欺行霸市的人,不但让整个行当蒙羞,还会让行业止步不前。”

    严正重重点头,转身过去,“夫人,钥匙。”

    “夫君,他不及弱冠之年,真的可以相信吗?”

    “钥匙!”

    严正请刘云入店详谈,他最重视的是酿酒工艺,希望刘云能够说一说。

    刘云找严正,是看重了严家数百年的传承手艺,同时更加看重严家数百年传承下来的酒品。

    这是一个正直的人,是可以用的。

    于是,刘云将自己对蒸馏酒的设想一一道来。

    蒸馏酒是乙醇浓度高于原发酵产物的各种酒精饮品,白兰地c威士忌c朗姆酒和华夏的白酒都属于蒸馏酒,大多是度数较高的烈性酒。制作过程是先经过酿造,后进行蒸馏后冷却,最终得到高度数的酒精溶液。

    在我国古代文献中,蒸馏酒的称谓主要是烧酒。因为蒸馏需要用火加热,因此称呼为烧。据说是始用于唐代,但是唐代的烧酒,还有一定的争论。毫无争议的是宋代烧酒,才是真正的蒸馏酒。

    也就是说,真正的蒸馏酒出现在宋代,因此出现了三碗不过岗等。而唐代多是斗酒诗百篇,一斗大概十五斤。十五斤高度蒸馏酒下了肚,刘云表示不太可信。

    还有出自唐代·杜甫的《饮中八仙歌》,里面说到‘汝阳三斗始朝天’,说喝四十五斤,才四脚朝天的醉倒。还有‘焦遂五斗方卓然’,这个叫焦遂的能喝七十五斤。

    这些流传千古的诗歌,就是铁证如山,看起来唐代的酒果真不是高度酒。

    蒸馏酒是把经过发酵的酿酒原料,经过一次或多次的蒸馏过程提取的高酒度酒液。

    具体的过程,刘云不知道。但他知道一个比较普及的知识点,就是酒精的汽化点比水低。

    也就是说,水蒸气还没有出现的时候,酒蒸气就出现了。也是这种原理,才有了蒸馏提纯的可行性。

    那其他的就好办了,接几根管子,收集蒸气就可以了。

    三国时期还没有领悟到这个原理,因此没有蒸馏酒。

    由于酒精气化点比水低,因此不用沸腾,就能够提炼出来。由于没有水蒸气,因此浓度极高。

    刘云就看过一部电影,那个电影里就有一个酿酒世外高人,拿着一根竹竿子,在巨大的木桶上搅动。那木桶不断散发出酒精蒸汽,进入管道后冷却,滴出来的就是纯正的酒头。

    另外,国内一部著名影片里面,也有详细的蒸馏过程,还有酒歌。

    刘云来回结合,不断丰富,虽然没有具体实践过,但正确的理论储备已经十分丰富了。这些正确的理论,让他如名师一般,可以为弟子指点最正确的研究方向。

    严平听明白了,但他不信,这对他来说是天方夜谭。

    “用火烧,收集白色的气雾。”严平无法接受,思索的时候太过专注,手里的茶碗都掉地上了。

    潘宫他们更加是云里雾里,就算是在严家工作十几年的伙计,此刻也懵逼的很。

    我怎么感觉是在听神话故事?

    我们也是有十几年酿酒经验的人了,请不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