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九十六章 虚应故事(第1/2页)  明朝锦衣卫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一秒记住【】或手机输入网站:om 海量好书免费下载

    萝卜

    性味:甘辛、平、无毒。

    归经:入肺、脾。

    功效:下气消食,除痰润肺,解毒生津,和中止咳,利大小便。

    主治:煮食可治肺萎肺热吐血,气胀食滞,饭食不消化,痰多,口干舌渴,小便不畅,酒毒;生捣汁服食则可止消渴,治吐血、衄血,声嘶咽干,胸膈饱闷,大小便不畅。

    禁忌:脾胃虚寒病者应戒食;服人参及滋补药品期间忌食。

    而在日本,白萝卜又叫大根,直径通常有碗那般大,是倭人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种食材,几乎家家户户都有种植,尤其是近畿较其他地区发达,大个儿的白萝卜更是闻名遐迩。

    德川家康说着关于本民族偏爱的食材的趣闻,即便叫别人听见了,也毫无指摘之处。

    但季桓之在昨天的接触中已经了解到,眼前这个矮而壮实的男子绝不会没来由地就说几句玩笑话,更何况特地与他们谈论的,不可能仅仅只是一则简单的趣闻而已。

    听说小西殿和你们的沈大人,对近畿的大个白萝卜挺感兴趣。

    又没听说沈大人大小便不顺畅,忽然对白萝卜起兴趣究竟是为什么?季桓之默想许久也不能明白,他转念思考:既然顺着按照沈惟敬可能的目的来推推理不出结果来,那不妨倒着推,想想萝卜除了吃和当药材外还有什么用处?

    于是季桓之沉思:白萝卜,个头大,切开来是白的,炒菜还能雕成花当点缀……雕成花当点缀?似乎有突破口了,再仔细思量思量,他猛然悟到,萝卜除了用于厨房和药店,还真的别有一种用途,那就是——

    刻章。

    他还真的猜对了,沈惟敬与小西行长,最近正在研究用萝卜刻章一事。因为大明与日本需要交换誓词,两国文书上的公章是必须要有的。

    而大明的誓书,自然由沈大人自己临时充任礼部官员代笔了。至于公章,他与老朋友小西殿考量多日,最终认为还是用“大根”雕刻最为合适,毕竟盖完了章,顺手洗干净就可以拿去炖汤,销毁了证据的同时,还能保证膳食结构的健康,实在是一举两得。

    “万分感谢。”想明白了这一点,季桓之对德川家康表示感激。

    “区区小事,何足挂齿。”德川家康说完也准备离开会场。

    不过季桓之等跟出门外却又叫住了他。

    “又有什么事?”

    “德川大人,在下有位同僚,或许与您的属下有些渊源。”

    “是么,和谁?”德川家康表示疑问的同时,下意识地瞥了眼李赫伦。

    这会儿季桓之也不用再讲日语了,伸手示意用汉语说:“如果没有差错的话,这位李总旗,正是您二十几年没有相见的儿子。”

    李赫伦不可置信地看向李密,这么多年过去,他早就在日本再度娶妻生子,或许早将原来的孩子忘了,如果不是当初平壤时季桓之的提醒,他根本就不会记起。现在亲眼见到已经成人的孩子,李赫伦也是有几分不相信的。

    而李密看李赫伦的目光更加复杂,像是完全不相信这个身材瘦削、头发花白的老头子是自己失散多年的亲生父亲一样。尽管身材瘦削在旁人看来,是二人除了五官有些相似外的另一个共同点。

    “家父早在二十多年前就战死沙场了,朝廷都派人抚恤过,你们一定是弄错了。”李密甩下这句话,头也不回地走了。

    李赫伦伸出手向前一步,似乎是想叫住他,但最终仍是犹豫,把手收了回去。

    想不到阔别几乎半生,亲人再会的情景竟是如此尴尬。或许血缘从来就不是维系亲人之间关系的纽带,陪伴才是吧。

    德川家康也察觉到气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