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八七一章 大结局(四)(第2/3页)  锦衣风流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的一次故意为之,缘由其实也很简单,镇国郡王这是故意在这种小事上纠缠,借此在群臣中立威,看看有没有人为了这种小事跟他对着干罢了。但其实自从杨廷和宏张伟以及他们所牵连的数十名官员悉数被拿获下了诏狱之后,朝中遍布皆为宋楠杨一清张仑一派之人,又有谁会忤逆宋楠之意,镇国郡王此举却是完的多余了。

    隆庆帝即位之后,第一次早朝上,宋楠主持之下,内阁人选外廷六部的人员任命便来了一次大换血,杨一清成为内阁的首辅,内阁中又增补王守仁、刘宇、王鉴之等三人,加上留守内阁的刘机,依旧为五人。六部之中,杨一清兼任吏部尚,王守仁任兵部尚,其余四部除礼部尚何鉴留任之外,其余部调换。

    在张仑杨一清的提议之下,京中团营、神机营、神枢营、外二军营以及京畿五军都督府兵马一并合并,统称为京营,共二十营兵马,人数接近二十万,设大都督之职;虽然宋楠竭力推辞,但终他还是成为首任京营大都督。原团营总督张仑任副都督,并兼任五军都督府大都督,统帅京外卫所兵马。江彬许泰升任京营左右同知,麾下各领五营京营兵马,马鸣彭阳加侯爵位晋京营佥事之职兼任原神枢营和外二军营提督之职,其余各营除团营原侯爷们留任之外,封侯爵五名,进入京营统兵。这五人中除王勇、侯大彪之外,均是西北作战和平叛作战中涌现出的年轻将领,而王勇理所当然的成为京营大都督宋楠的亲卫营提督。

    宋楠随即提出,卸任锦衣卫指挥使的职位,这顶帽子已经太小了,老是顶着这个帽子也不太合适,人选其实已经很明显,除万志之外别他人合适。而侯大彪离任之后的锦衣卫北镇抚司镇抚之位则由万志当场提出,北镇抚司副使黄辉和郑达两人均是合适的人选,后由宋楠敲定黄辉接任北镇抚司镇抚,而郑达则调入总衙升任锦衣卫指挥同知。

    这一场职位的大变动,说白了便是一场对胜利果实的大瓜分,该有的都有了,不该有的也有了,上上下下都对这样的结果很是满意。虽然部分官员和部分侯爷们对这样的突如其来的京营改制提出反对意见,但此时此地,他们的声音显得太过渺小;望着坐在皇帝宝座上那个不满七岁的小皇帝,他们知道一切的挣扎都是徒劳。而他们不知道的是,宋楠早已和张仑杨一清商定,京营部分侯爷会陆续被清理出去,外廷之中一些尸位素餐趋炎附势的墙头草也终将难逃被扫地出门的命运,只是这一切都不用操之过急,稳定下来之后慢慢去做便是,想找他们的麻烦其实太简单。

    所有的提议,皇位上的隆庆皇帝都一一照准,其实这七岁不到的孩童完不懂这些大臣们说些什么,大臣们每奏一事,他都助的看向身侧陪坐的面带黑纱的母后,而她的母后也都是点头答应。于是小皇帝便奶声奶气的来一句:准奏这机械的过程像是事前经过了排演一番。宋楠看向一旁侍立的张永,张永侧目飘过来一个得意且意味深长的眼色,宋楠也给他一个嘉许的眼光。

    四月十八,乃是宋楠奉诏迎娶康宁公主进门之日,当朝第一权臣迎娶公主,自然是举国欢庆之事,虽然这场婚礼在很多人眼中简直是个笑话,宋楠开天下之先河迎娶两位正妻进门,简直是对大明礼法的侮辱。但这场婚礼披上的是先皇特许的外衣,谁也法指谪什么。

    很多人都暗中揣度英国公府对此有何态度,有人都希望英国公张仑和宋楠会因为此事而闹翻脸皮,乃至于从此分道扬镳大打出手,那么便有可能趁浑水摸鱼。婚礼当日,英国公张仑并未到场,是让参与婚礼的众人暗中嘀咕不已,看来这场风波迟早要发生。

    然而接下来发生的事情却让他们大跌眼镜,康宁公主迎娶进门的时候竟然主动给镇国郡王府大妇张珮媗斟茶行礼,口称姐姐,显然以妾室自居。

    据在场之人事后回忆,张珮媗原本确实板着脸,但当公主斟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