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卷 亡国 第9章 生财(第1/3页)  亡国商人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拿去,现在起身送到严府去,一定要亲自交到严懿手上。”烛光荧荧中,陈沉将刚写好的一卷纸塞进竹筒,交给冬破。

    今次中秋并未有传出太多脍炙人口的辞句,那些文人中,年长的忙着觥筹交错,年轻的大多只会堆砌华丽辞藻,唯有那么几个人生阅历丰富,又真正钻于研学的文人,还能写出几首惊艳的辞句。

    只是就在中秋气氛余韵犹存的第二天,一位名声早已不再的落魄文人只身阻挡沈家送亲的轿子,瘦弱的身体在多人的推搡拉扯中,取出一绢有些褶皱的薄纸,作为新婚礼物赠与沈家小姐。

    那沈家小姐当然是在轿子里嗤之以鼻,不过由于是大喜的日子,她也不好发作,只得命人将那薄纸收下。

    严懿将薄纸送到便转身离去,沈家小姐看着严懿离开的背影,一时有些感伤,将随手放在一旁的薄纸重新拿回手中。

    薄纸上用行云流水的字体写着一首词,沈小姐看着那洒脱的第一句,手轻轻一颤,一列列慢慢读下去,眼中渐渐朦胧“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若非这词更容易让人理解为离人之伤,那沈小姐或许也不会在大喜日子被打动;若非这沈小姐是位多情之人,“水调歌头”这首词也不会在送亲的路上被穿了出来。

    如果不是一众家丁下人拦着,沈小姐已经下令命人转头去追严懿了,也就是这样,外人愈发好奇严懿到底写了首什么词。

    就这样,《水调歌头》从沈家传出,只一天时间,震惊整个西京城,严懿仅凭这一首好词,突然又从默默无闻的过气文人成了京城内炙手可热的文坛名人。

    中秋过后的一周内,严懿收到的邀请函不下百张,大多来自富贵之家和文人群体,其中也不乏朝中官员及其家眷,伴着邀请函的还有各处送来的礼品,光是这些财物就足够严懿纵情挥霍一两年了。

    严懿不手软也不客气,在陈沉的指示下,频繁出入各种宴席集会,他本身也是有些才学的,陈沉的一首《水调歌头》给了他一个极好的平台,集会期间做的几首诗词,虽说不出彩,但也是中规中矩,在众人的吹捧下那些平凡的辞句好像也成了名垂千古的绝句。

    根据约定,严懿留足自己的日常花销,将得来的大多数财物全都交给了陈沉,数百两白银以及价值千两的古董文玩,在陈府看来可能只是九牛一毛,完全不值一提,不过与严懿每月的零花钱比起来还是多了不少的,陈府虽说是大富大贵之家,对于家中孩子可以说是非常大方。

    只是陈府规定家中子弟除了一部分日常花销外,其他大笔的开销皆要记录于账本中,由管家审核,送与陈完查阅,事实上这种规矩本身就是针对家中庶子制定的,嫡子或爱妾之子花钱根本不受阻拦。庶子想要多取些银两,就相对艰难很多了,若是惹得陈完不满意还有可能一连过上几个月的清贫日子。

    陈沉疯癫的消息被所有人知晓后,他除了零花钱之外,就已经很难得到其他额外的钱财了,这也算是陈府养他一辈子的代价了。

    不过,陈沉不可能装疯卖傻一辈子,这也不是他想要的生活,这个世界对于他来说是如此陌生又值得好奇,他希望好好享受这个世界,在此之前他得先摆脱周围的恶意与威胁。

    严懿紧紧遵守约定,陈沉也不会违背自己说的话,很快又写了另一首词给他,是他曾经背过的一首婉约词,让严懿在此秋日十分做出,不能说特别合适,倒也不失意趣,让这清秋再多一份悲切之感。

    陈沉写的这首词,便是柳永的《雨霖铃寒蝉凄切》: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