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百六十四章 逆行追溯(第1/3页)  忘川夜行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一秒记住【】或手机输入网站:om 海量好书免费下载

    那个阴郁的年轻人离开了,永陵王府的总管李茂才目送他走出大门,直觉上感受到他身上的气质与之前有些不同了。

    牧芝仪待终陵弃离开之后才从后园走出来,她的脸上带着一半期许一半隐忧的神色。终陵弃是一个给她带来了太多意外和变数的人,尽管她无法预测这变数未来的走向,但仍然对那个结局抱有期待。

    李茂才向自己的主子行礼,恭谨地询问她是否有吩咐自己去做的事情。

    牧芝仪沉吟了一下,开口道:“留心关注大理寺那边的动向,等悬首示众结束之后,打点关系将刺客的尸首弄出来安葬了吧。”

    “这件事是殿下所希望的吗?”

    “何来此言?”牧芝仪问道。

    “因为这件事恐怕潜藏着难以预知的风险,殿下是从不做徒劳无功又涉险之事的。”李茂才回答道,“所以我想确认一下……”

    “这是涉险之事,但不是徒劳无功。”她轻轻叹了口气,“你就按照我的意思去办吧。”

    “明白。”李茂才点头。

    牧芝仪像是自言自语一般说道:“似乎结交了一个奇怪的盟友啊,也不知道未来等着我的是惊喜还是忧愁。”

    她摇了摇头,抛开这些无意味的思绪,将注意力集中到眼前帝都的形势上来。如果终陵弃所说的一切是真的,那么他们确实没有多少时间了,四皇子牧芝昭正在紧锣密鼓地实现他登上帝位的计划。而她所支持的牧芝仁,至今还没有做好走出这一步的准备。

    如此想来,自己好像一直都不太擅长“选对”盟友啊。牧芝仪自嘲地笑了笑,转身走回后园的水榭。

    她出生在永陵王府,没有别的兄弟姐妹,从小接受与世家子弟一样的教育,读书识字、经史策论,教授她学识的老师是一个富有盛名的大儒,而她也养成了非常成熟理智的决断习惯。但帮助牧芝仁这个决定,对她来说是个意外。

    七年前朔方大战之后,她才第一次见到这个堂弟,并且在第一次见面时就看透了他的野心。

    牧芝仁是皇帝的私生子,与他那位地位卑贱的母亲一直生活在朔州边境,直到朔方大战结束他才被皇帝接回,跟着班师的大军来到帝都。与如今玉树临风的“慕仁公子”不同,牧芝仪清楚地记得,那个时候的牧芝仁眼中被自卑、仇恨、桀骜不驯与固执所填满,她第一眼与他的目光对视时,就能知道他心里想要什么。

    那样的一个人怎么可能成为这个庞大国家的主宰呢?这是牧芝仪第一次见到牧芝仁时的想法,她后来也听说过一些关于这个突然冒出来的皇子的传闻,听说他曾在朝堂上嘶吼咆哮,请求皇帝出兵匈奴为他死于战争的母亲复仇,这件事私下里被群臣们评议为“仪态尽失”。

    皇帝当然没有答应他的请求,而是将他的住处从宫中迁往了虎林苑。牧芝仁在宫中本就无亲无故,对于被打发到虎林苑这件事他本身没有什么怨言。但七年前的虎林苑还没有萧彦勋率领的铁骑,没有如今的屋宇院落,只有一间废置已久的破落草房。

    牧芝仪第二次与他相见就是在那个荒凉的虎林苑看守者的小屋,那天她陪同永陵王出猎,路经那片高起的台地时,发现上头的小草屋似乎被人翻新过了,并且旁边扩建了一个简陋的马棚,开垦了一小片种植着时蔬的菜地。

    永陵王感到很意外,他想起自己几个月前来此时还没有这些变化,询问左右才得知这片台地上的简陋小屋就是十六皇子的寓所。永陵王决定去看看这位名义上的侄儿,他将大队的扈从们留在了原地,只带着女儿牧芝仪和两名随从骑马登上了台地。

    牧芝仁并不是独居,还有一个青年书生与他作伴,永陵王和牧芝仪来到这里时,他们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