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六十回 战东吴南汉扬威 驱曹魏中原一统(17)(第1/3页)  数据三国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南烨领兵回到大营之时早已不见了劫营人马,此时南烨方知中计,暗叹司马懿诡计多端。好在南烨麾下兵马的装备、训练都优于吴、魏两军多矣,这才没有造成溃败。

    魏延、张郃回营请罪道:“我等不知兵法,只凭血气之勇,强欲出战,致有此败。还请国师责罚!”

    南烨知道这一仗败在轻敌,或许是因为之前太过顺利,全军上下都有些浮躁,并不是魏延、张郃的责任,于是劝慰二将道:“胜负乃兵家常事,你等不必挂怀。只是下次莫要轻敌!”

    二将闻言而退,南汉营中盲目乐观的情绪也为之一减。对于南烨麾下士卒来说,若不大胜都算失败,如今小败了一仗,心里都憋了一股劲,想要找回场子。而对于吴、魏两军来说,虽是小胜,可也足够欢天喜地,毕竟对手是百战百胜的南烨国师。

    孙权收兵回营之后就笑的合不拢嘴,对司马懿道:“司马都督果然妙计!今有此胜,士气正旺,都督可再施妙计破敌。”

    司马懿可没有孙权那么乐观,这一仗让他见识到了南烨的绝对实力,在南汉强大的军力面前,一切阴谋诡计都会失效。本以为大胜的一仗,变成了两败俱伤,司马懿怎么高兴的起来。此时听孙权再次问计,司马懿只能苦笑道:“南烨之强非寻常计策可敌,纵然十面埋伏,南烨亦可突出重围。”

    孙权闻言一愣,可是转念一想确实有理,这次自己一方的计策还算成功,却没把南烨如何。孙权不由也皱眉道:“如此说来南烨就无计可破?”

    司马懿摇头道:“非也!虽说斗兵、斗将、斗阵、斗计,我等皆不及南烨,可若得天之助,要胜南烨不难。”

    孙权闻言一喜,东吴士卒惯于水战,后又想发展海军,当然知道大自然的威力。纵然有百万、千万大军,也敌不过海啸山崩之力。于是道:“若借天威,无非水火,此地并无江河,莫非司马都督要用火攻?”

    司马懿道:“南烨极善用兵,岂能不防水火?我欲借天水破之!”

    孙权听说过天火之说,还真没听说过有什么天水,于是问道:“不知何为天水?”

    司马懿笑道:“我昨夜仰观天文,见毕星现于太阴之分,此月内必有大雨淋漓。南汉虽兵多将勇,又岂能抵挡天威?我等一面渐退,一面拆毁房屋。待天雨一降,我等大军皆在城中安居一月,南烨兵马反被雨水所侵,待南烨士卒皆病退去,那时以大兵掩之,以逸待劳,我十万之众可胜南汉兵马数十万也。”

    孙权听罢大喜,传令沿途摧毁房屋,预备干柴、草料、细粮,皆够一月人马支用,以防大雨。

    <。

    却说南烨小败一仗之后便小心向前行兵,步步逼近吴、魏两军。反观吴、魏两军则又恢复了从前的势态缓缓而退。一旦南烨扎营采石,两军便退,就是不让霹雳车发挥作用。很快南烨便发现一路之上房屋全无,甚至途经一座小城,城内也不见房屋百姓。

    事出反常即为妖,南烨忙下令寻找乡间百姓问之。百姓皆言孙权、司马懿退兵时放火烧毁房屋。

    南烨开始以为司马懿所用乃是坚壁清野之策,可是转念一想,司马懿又不守城,没有坚壁光清野又有何用?于是问计于郭嘉、贾诩、陆逊三人。

    贾诩道:“依我之见,国师不可轻进。我夜观天文,见毕星现于太阴之分,此月内必有大雨之兆。若深入重地,常胜则可。倘有疏虞,人马受苦,要退则难。孙权、司马懿烧毁房屋,是令我军无处避雨,国师可暂退兵马入大城之中以防阴雨。”

    陆逊有些不甘心道:“我等已然驱逐吴、魏两军百里之遥,若往后退,岂不前功尽弃?何不寻一高地搭起窝棚住扎避雨?”

    南烨听了二人所言,也不知该用何人之计,便看向郭嘉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