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三章 临安古都(第2/6页)  临安雪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家小姐,说我半个时辰定来凉亭。”

    “是,大小姐,奴婢现在就回去禀报小姐。”玉儿行了礼后便走了。

    “去叫锦儿叫进来。”

    锦儿掀开门帘进来了,问道:“小姐找我?”

    “让周妈妈看着红儿,看她去了哪,和哪些人有过接触。如果有人来咱们兰香院,就说我去四小姐院里了。”

    “是,小姐。”

    “锦儿你守在家里,绣珠随我去见四妹妹。”

    绣珠听到小姐让自己随同,脸上笑开了花,回道:“多谢小姐。”转身对锦儿说:“锦儿姐姐,回头我给你带好吃的回来。”

    锦儿笑着捏了捏绣珠的带有婴儿肥的脸蛋说:“就知道吃,别在外面给小姐闯祸。”

    “知道啦。”绣珠回头扮了个鬼脸。

    张妤好和张茹惠各自带着丫鬟从侧门出了张府,坐上了一架不起眼的马车。

    张妤好掀开帘子望去,车窗外充满了各种买卖吆喝声、马车声和街头卖艺人的声音,来来往往的行人穿梭在街道中显得热闹非凡,街边的商铺几乎都是两层,一间紧挨着一间,街道上的石板路均匀泛着青光色的说不尽的古朴韵味,这种氛围让张妤好第一次感受自己真正的来到了一千多年前的大宋。

    “妤好姐姐,街上可有稀奇的好玩意?”张茹惠问着。

    “没,只是掀起帘子透透气罢了。”

    “妤好姐姐,你平时可是难得出来的,可惜妹妹我今日不能陪妤好姐姐好好逛逛。”

    “妹妹今日出府是为了学艺,我怎好耽误了妹妹,等会我让绣珠陪我四处走走。”

    “下回咱们再好好逛逛。”

    “嗯”。张妤好别过头继续看着车窗外的街道,陌生的街道,陌生的人,真希望这是场梦啊。

    商铺和行人渐渐的少了,马车转进了一个巷子,不一会儿便停在一个不起眼的宅子门前。

    “妤好姐姐,我们到了。”

    青儿掀开车帘扶着张茹惠下了马车,张妤好由绣珠扶着随后也下了马车。门口有一位年约四十来岁的妈妈行了个万福笑着迎了上来:“楚姑娘让老奴在这等候张小姐。”

    张茹惠向青儿使了眼色,青儿拿出块碎银子递给她。妇人笑脸盈盈的接过赏钱,更加殷勤的在前方带路。

    进入宅子中,院子虽不大,但布置的倒挺为雅致,西南角栽了几株红梅,更显的一番风情。

    内屋的炭火烧的正旺,楚姑娘正拨弄着琵琶,见着张茹惠一等人进了屋,把琴放好后,道了个万福。

    “楚姑姑,我在你这学琴,按理来说你应该是我的老师,哪有老师对学生行礼的。”张茹惠赶紧托着楚姑娘的手。

    “这话可别折煞了奴家,奴家是庶人,见到小姐哪有不行礼的规矩?”楚姑娘笑着说。

    “谢妈妈,看茶。”

    “是,楚姑娘。”

    张妤好望着眼前的这位楚姑姑,年近三十岁,但保养的如同二十出头的少妇,雪白的肌肤,黛眉修长,一双杏眼流波,动人心魄,风情万神,但举手投足之间又都透出端庄典雅,身着绣银白色月菊的青蓝色织锦长裙将身材勾画的玲珑有致,一支玉钗斜插入发髻,红尘女子竟出落的如此大方得体,难怪惹得众多公子哥流连秦楼楚倌之地。

    “这位小姐是?”楚姑娘望着张茹惠身旁的张好好,白如雪吹弹可破的皮肤,漆黑的眼眸如宝石般闪着耀眼的光芒,樱桃小嘴微红,高出张茹惠半个头的身子越发显的更加瘦弱,犹如一株高贵的白莲伫立在风中。容姿非倾国倾城,但也使人流连忘返,更何况还是个未及笄的小姑娘。

    “这是我妤好姐姐,张好好。”张茹惠介绍着。

    “张大小姐好。”楚姑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