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千四十九章、我想要一太监(第1/2页)  越古回今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速把亥真的离开了天上人间。

    水墨恒不仅放了他,而且走时,还送了他一匹良马和一些盘缠,以示友好。

    速把亥感激、感动。

    与水墨恒分别时,他跪下承诺说,一回到泰宁部落,便带领部落与李成梁修好,真心归附大明。

    并且还说,水墨恒是他此生的大恩人。

    人非草木,孰能无情?

    把兔儿看在眼里。作为儿子,看到父亲安全离开,他觉得这几个月吃的苦真不算什么。回过头来再看那段路,反而觉得是值得的,每天过得十分充实。

    态度决定一切。

    所以,接下来的日子里,把兔儿很快融入天上人间的生活,并且像他父亲交代的那样,很快爱上这里。

    他越来越觉得,天上人间就是人间天堂。

    而且一旦静下心来,他还发现水墨恒是一个值得信任的人,因为在他父亲走后不久,他便有鱼有肉吃。

    这便意味着,天上人间已经完全接受他了,将他视为成员之一。

    如此一来,张简修对水墨恒又一次刮目相看。

    因为水墨恒的“预言”再次成真:本来与天上人间格格不入的把兔儿,竟然真会爱上这里。

    不仅如此,把兔儿还专心钻研各种农作物的培植,现在一天不让他下田地干活儿,他会觉得浑身不自在。

    而专心钻研也使得他原本暴躁的脾气逐渐改变,越来越给人一种冷静、睿智、超然的感觉。

    ……

    两个月后,速把亥如约送来降书:真心归附大明,世代为臣,永不背叛。

    李太后和万历皇帝自然接受。

    虽然这一举措看似与朝廷对待鞑子的“打拉”政策相违背,但其实不然。因为之所以对鞑子采取“一打一拉”的政策,无非根据鞑子的性格特征和民族特征来决定的,无论是“打”还是“拉”,说到底都不过是一种羁縻手段,以换取大明边境的和平。

    对,和平才是重点!

    只要鞑子是真心归附,而不是穷途末路被逼归附,等一缓过劲儿来又要嚷嚷,为什么不接受朝贡呢?

    不接受,是怕他出尔反尔。

    但对泰宁部落,完全没有这个担忧。

    第一,速把亥表现出了足够的诚意。归降后上缴了泰宁部落原有的一大半武器,只留下一小部分作为自卫之用。

    第二,把兔儿作为人质留在天上人间。只要把兔儿在,至少在速把亥的有生之年,不用担心他背叛大明。

    第三,当然也是最重要的,因为速把亥和把兔儿父子,泰宁部落已将水墨恒视为朋友,真正是化敌为友了。

    有了这三大保证,朝廷还有什么可担心的?不是相当于永久性地解决了泰宁部落的问题吗?

    而这个大功劳的取得,又得归于水墨恒头上。

    对此,无人异议。

    所以,万历皇帝决定封赏水墨恒。

    只是,该赏什么?水墨恒已领太保衔,又封了“镇远侯”,差不多已到来到这个世界,最大的遗憾就是:几次想改张居正的命运都没成功。而要改变张居正将来不被抄家的厄运,本想着先改变张居正的性格,后来发现张居正的性格太刚。

    不好改。

    张居正的性子像一把锋利无俦的宝剑,随时随地铮铮而鸣,一般人碰不得,一碰,不是你死你伤,就是他裂他断。

    从不少事件上都可看出端倪。

    比如:劝张居正不让刘台进京,失败了,最后酿成大事件,刘台成为大明第一位弹劾自己老师的人。

    再比如:劝张居正不要廷杖夺情风波中的几位词臣,最后,也失败了。

    好不容易劝服张居正不要上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