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楔子(第1/3页)  水浒乾坤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公孙胜星夜卦金钱 水浒传命数全翻转

    宋朝政和年间,被后世称作宋徽宗的赵佶当上皇帝已有十余年,这位执掌着当时天下最富有国家的皇帝,每天只知道沉迷书画纵情享乐,想尽办法搜刮民财,只为了穷奢极欲的生活,朝政完全放任给蔡京、高俅、童贯、杨戬等奸臣把持,以致于朝纲败坏,是非颠倒祸乱无穷,百姓苦不堪言,民间积怨已久,加之辽国和西夏两国在北方虎视眈眈,内忧外患之下,大宋江山已势如累卵,岌岌可危。

    寒冬已至,中原某地。

    此时夜色已深,一座破落道观孤零零矗立在荒野中,如蛮荒巨兽般映出庞大的阴影,道观内荒凉不堪,残破的木门斜斜的挂在门框上,大殿里断了手臂的天君神像也已经倒塌,摆放供品的香案早已不见,灰色石砖的缝隙中杂草丛生,在穿堂而入的寒风中不住的颤抖,看来这里荒废已久。

    屋外寒风萧萧,道观深处的一处偏殿里却透出几分暖意,门窗缝隙中偶有一阵寒风窜入,也被殿内正熊熊燃烧的篝火驱散,火光明暗闪动之间,将一道消瘦的人影映在斑驳的墙壁上。

    这人样貌消瘦却毫无孱弱之感,身上虽然只穿着一件单薄的灰色道袍,却丝毫不受周遭的寒气影响,背上负着一柄三尺长的宝剑,剑鞘上的七星图纹在火光中闪着微光,道人面朝篝火盘膝而坐,摇曳的火光映得脸色忽明忽暗,显得无比神秘。

    道观外不时传来狼嚎兽吠之声,在这荒凉之地尤其让人心悸,这道人双手结着阴阳印,脸上却没有半点表情,浓眉下面的一双眸子似开似阖,整个人仿佛已进入无我境地。

    忽然,暮色夜空犹如被撕裂般,深沉阴暗的天空猛地闪过一点亮芒,那亮芒忽的闪现,似乎要将天际都照亮一般,周围的星辰瞬间被它的光芒掩盖,那亮芒大盛之下毫不停留,转瞬间化作疾光,拖着长尾直奔西北天际而去,转瞬间又消失的无影无踪,整个天地霎时间又恢复到原来的昏暗之中,仿佛什么都没发生过一样。

    同时,灰袍道人似乎受到惊吓般,布袍下的身躯猛地一震,双眸乍然猛睁,这一霎那,一股莫名之意从他心底翻涌而出,心中混沌已久的思绪,忽如醍醐灌顶一般骤然清晰。

    灵光乍现!

    鬼魅横行的水火之中,一群忠勇义士振臂一呼,各路英雄豪杰纷纷揭竿而起,天下兵戈风起涌动,一张张或奸邪或忠义的面孔浮现而出,一幅幅画面如画卷般在眼前迅速闪过,众多人像之中,一个玄袍披甲的身影尤其醒目,只见那身影用力挣脱浑身枷锁,猛地一挥手中七尺长剑,妖邪鬼魅接连溃散,如飞灰般消失在空气之中。

    灰袍道人眼前的画面闪动片刻,在眨眼间又消失的无影无踪,像暗示,更像是透露,天道浩翰,虚空渺渺,难道这就是修道之人口中常说起的天机?!

    灰袍道人双眉紧皱,并未因为刚才的灵光闪现而兴奋,相反,他心中隐隐有种难以言状的不安感觉,天下命理,王朝国运,不知多少前辈高人穷尽一生努力探索,也未必能得窥门径,又岂是什么人都能预知到的?但身为修道之人,这样难得的机缘他又岂能轻易错过,心中尚在犹豫,拢在袍袖中的大手却早已开始掐算起来...

    “不对,还是不对。”

    反复掐算三次之后,道人仍是不得其解,就连本派传了数百年的玄天道法也不能解开他心中疑惑。

    “难道刚才只是错觉?”

    犹豫再三,道人终于从背囊里拿出卦盘放在身前,又掏出一个贴身放置的锦囊,手捏玄天宗师法印,口中默默吟念法咒。

    “疾!”

    随着一声轻斥,只听得“嗖”的一声,锦囊里应声飞出六枚金钱,那金钱都是一般摸样,个个颜色青黄样式古朴,上面镌刻着非字非符的上古金文,想必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