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33章 增兵之需(第1/4页)  宁为长生[重生]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三十三章

    平州州牧滕慧此次回京述职所上呈的请求确实是为增兵。

    增设平州驻军。

    平州位于大靖极东极北之地,西北面接壤鲜卑,南面临海,东北面挨着夫余高丽。虽境内却大多是平原之地,只有北部边境之地有高山峻岭横亘。但只因春秋太短,夏日炽热,冬日至冷且寒日长久,故而作物难以生长,是为苦寒之地。

    不过平州为大靖一大边境地处要塞,所以也不曾被朝廷忽视。

    但也因平州有天险阻隔,是易守难攻之地,加之南面骚扰的海寇相对于鲜卑而言就是寇贼之流,成不了大气候,朝廷在平州军治上投入不算多。

    可自从北鲜卑府建立后,平州的地位一跃而上。

    北鲜卑以北是毫无人烟的冰原之地,往南则与大靖凉州,雍州,并州,幽州,平州五洲相邻。

    鲜卑建府,要运送物资发展民生自然要通过这五洲。

    其中凉州战事不断,雍州并州地势平坦,但除了草原之外与鲜卑相邻的地方却是一大片沙土之地。沙土之中走商危险重重,再有经验的驼队也不敢说能在其中安然无恙。便曾有两队朝廷的物资军队在沙漠中被沙土旋涡吞食,几经搜查不说物资,就是军队的尸骨都查不出半分。

    虽然朝廷仍然有物资从此经过,但为减低不必要的损失,运送之路也必须另辟蹊径。

    幽州同平州一样,北部以一条连绵山脉天险将大靖与曾经的鲜卑分割开来,行军打仗时想突破几千米的高山上下已是不可能,更不用说运送物资了。

    而平州的优势就在于,平州境内那山脉尽头之处,有一条源自冰原的大河往南入海。

    这条大河从冰原而来,经过鲜卑和平州,如今正是两地连接的一处天然之地。此河一年一半时间都是完全结冰,只有在夏秋两季酷热时候才会解冻活水,这个时候便是大靖往鲜卑府运送物资的好时机。

    但外敌也闻风而来,南边海寇猖獗,再往东北面临河的地方还有高丽,夫余及一些野人部落袭击官船,这两年也造成了不小的损失。

    这才有滕慧请求增兵的缘由。

    这并非平州第一次上呈请求,但因各地驻兵都有定数,而大靖其他精锐兵马大多数都在凉州和新建的鲜卑府驻守,一时半会也调动不了多少兵力。

    加之,大靖的士兵数目之多,比起前朝已经多了十倍。军事繁盛自然是大靖威慑邦交的一大能量,但同时也给大靖朝廷带来了许多麻烦。

    户部便是其中最叫苦的地方。

    增兵,没有兵士供调动,只能招兵买马。那这部分增加的军饷又从哪里来?反正户部是无赖到底,摊手没钱,你看着办。

    想办法,能有什么办法?

    要增兵先裁兵。

    那些编制繁冗的驻军,老弱病残的一批全给裁喽,让年轻人吃上他们的军饷事情就好办了。

    可裁兵喊了十年,现在还在喊,老账一翻又牵扯出陈年公案,岂是一句话那么简单。

    平州想把这件事办下来,一个字,难。

    过了两日,秦灭胡携夫婿儿子到镇北侯府拜访。

    往年老侯爷不在府里,没到州牧述职时候,就算秦灭胡军中事忙未同滕慧回京,也会让夫婿到镇北侯府拜会,何况是今年。

    自从十八岁离开凉州到平州,秦灭胡已经有近二十年未曾见过朱老元帅。二人虽无师徒名分但教导之情不假,见了面都是一番慨叹。秦灭胡自诩军中铁将,此情此景,都忍不住红了眼眶,两人一个赛一个大声地说着过往,哈哈大笑,才将这份酸涩给压了下去。

    说了些家常,老夫人便说要到厨房看看,秦灭胡打发了两个孩子陪着她。

    房里只剩三人,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