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垣夕的心思有些想入非非,来之前他看了一点报道,王庆坨的昨天多么狂热,今天就有多么阴冷。当初风口来临时大量厂子盲目扩张,而且把普通单车的单子推掉,全力接共享单车的订单,于是现在……
现在,路还是哪条路,但是已经冷清了很多,想来这个时候扔块砖头出去,只能砸到普通镇民了吧?
荒凉破败,人烟稀少,楚垣夕甚至没心思往车窗外面张望,在手机上不断发号施令,隔空指挥帝都的团队成员。
这些天小康颇有一些群贤毕至的感觉,一个又一个中层关键岗位的人才被刘璐招募到位。其中有的是原世界中楚垣夕手下的干将,被楚垣夕点名挖过来,有的是向社会公开征募,所谓“剧辛方赵至,邹衍复齐来”,维护进货渠道的、擅长抢地皮的、能做店面整顿的、负责物流中转的,负责鲜食加工的、采购包装食品的等等,再加上已经配置起来的it开发团队和比较容易招募的财务团队,一时间显得兵强马壮。
先做企业架构的好处就在于,把架子张开了,都有什么结构,需要什么人才,需要多少,都有细致的计划,按计划往里填充人力就足以面对已知的问题,每个人都有明确的职权范围和业务要求,互相之间怎么配合,在招聘之前就已经设计好了流程。
楚垣夕隔空指挥无非就是让人各司其位,等他回到帝都,人也差不过招起来了,到时候再开全体动员大会。
这里边有许多细致的工作要做。
比如食品类目里边的包装食品的采购就很有学问。京津冀地区做包装食品的厂家茫茫多,进谁的不进谁的?各家都做保鲜面包,用的是起酥油还是人造黄油?价格应该差多少?便利店的客人们看重不看重配料上的细微差别?不是这个系统内的人,很多细节根本掌握不了。
而且有些厂家你想进货人家未必卖,这就很让人头秃了,因此每个类目都得有专人负责跟供应商打交道。
好在帝都是便利店的主战场之一,各种品类的供应链都非常充沛。特别是以海底捞为代表的大型供货商,在帝都周边建了许多食品加工厂,都是有质量保证的,能供应帝都几十个快餐品牌以及大量便利店的包装食品乃至鲜食货源。
但鲜食,楚垣夕希望逐步减少对外采购。
招过人手之后下一步就是并购需要的单元。像鲜食加工厂就是必须并购的,等到门店数量达到一定规模就上马。
做便利店卖鲜食很赚钱,但没有自己的加工厂,卫生等方面心里肯定不踏实,出了事连责任都不好定位。而且自建加工厂,想怎么迭代产品就怎么迭代,鲜食菜品可以不断换花样,但依赖供应链的便利店就没有这种便捷了,只能是人家卖什么咱们进什么,这对以大数据为指导的销售体系来说是一种信息上的巨大浪费。
当然最重要的还是店面和店员。这方面楚垣夕走之前已经安排好了杜恤的工作,只等他回帝都之后亲自选址。相对来说这件事比较简单,只要照搬一遍原世界中的小康店面就行,那些店面的位置都能满足小康初期活跃用户的“抢车位”玩法。
兜兜转转,巴士终于来到王庆坨,途径赵家柳村的时候,只见一望无际的田野里,到处都是单车,堆在半人高的蒿草从中堆得相当整齐,就跟田垅上长出来的庄稼似的。其中以小蓝和小绿居多,颜色居然意外的和谐,像是静静的潜伏在青纱帐里,显得很搭。
这一眼望去,怕不是得有十几万辆之多,简直骇人听闻,要知道这些单车的出厂价都是大几百块的,这一片地里的单车造价就是一个小目标啊……
王庆坨自从共享单车的风口消失,很多自行车厂盲目扩张的恶果就体现了出来。过去他们能从普通客户那接到很多单子,共享单车高利润的订单一来,不但企业盲目扩张,订单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