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章:王丹还谱玉人山 双龙被戏曲水旁(第1/5页)  不灭文明之归宿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据传,华夏古韵有十圣,分别为《高山流水》、《广陵散》、《平沙落雁》、《梅花三弄》、《十面埋伏》、《夕阳箫鼓》、《渔樵问答》、《胡茄十八拍》、《汉宫秋月》和《阳春白雪》。当时音律为贵族娱乐,流传甚窄,加上没有活字印刷,律考统一记载,基本失传,或随陪葬。

    离北蛮荒最近的小镇,芙蓉镇上,有位锁匠,姓王,名单,是名隐士,对音律颇有研究,传闻他手中就有《胡茄十八拍》和《阳春白雪》残本,专研之余,偶然发现竹膜之声,荡在碗里颇为动听,于是华夏第一把最简唢呐出世,那时叫做大笛,慢慢流传于世。

    芙蓉镇离北蛮荒最近,饱受猛兽干扰,特别是元宵期间。这里的元宵有一特色,那就是舞龙灯,配上大笛、笙、箫、鼓、锣,有驱兽之效。原因在一次被袭之时,一户村民家中挂有赤龙画像,而没被洗劫,久而久之,这里的龙灯闹元宵成了这里最大的节日,也就这天,全民欢庆。

    又是一年元宵,龙灯队伍,从北宁向芙蓉镇出发,浩浩长队,笙箫鼓锣不断,一条赤龙如真,龙头有簸箕那么大,身长近十米,可把芙蓉镇上北宁来的外家媳妇忙坏了,又是点心又是水果,摆成长街,供娘家来的舞者,休息享用。镇长拎着一队喇叭教士,在镇门口迎接之后,带着教士往曲水,到曲水旁做法。而龙灯队和鼓瑟队,则挨家挨户上门舞上一阵,然后簇拥往曲水而去。

    曲水岸旁已有十二艘龙舟,龙舟并不是拿来比赛的,而是带着村民,穿过曲水,往玉人山顶而去,那里有颗百年垄树,相传附有神灵。只是属于北蛮荒,平时没人敢踏入,也只有元宵这天,带着龙灯队伍,才敢前往祈福。十二龙舟,只待教士的一声冲天指令,一声炮响,荡荡而发。

    那时的龙舟前行,也是有一番源溯,按一二六三方阵,此阵是黄帝所起,按雁形行军,左右兼顾,前后互补。龙舟前阵是龙灯队伍,次二后三,都有喇叭教士,中间六艘,则是平民,平民无奇,只是有一人,杂在其中,那人便是王单。

    玉人山下,龙跃炮响,十里蛮兽,闻声而避。晴空万里,突然一声惊雷霹雳,待众人还未靡靡起身,就听见镇长一声惊叫,目瞪这被劈成灰烬的龙头,愣了一会,突然猛的回头,又是一惊,十二艘龙舟哪还有影子,众人嘘唏未泯,就听见镇长大喊:“先生,王先生”。侧头问了一圈,都说刚刚还在,就这声惊雷后,没了身影。这下可把镇长吓得不轻,像是太空丢衣,潜水没氧,慌了神中,感觉灵魂就要昏昏欲坠。坏了龙头,丢了祭拜的底气,没了龙舟,没了回去的退路,可没了王单,就像自己身上的一块肉,就这样生生割下,那种轻重,可想而知,王单在镇长的心中地位,可比眼前的地位,重的多得多。一个时辰后,又听见锣鼓喧天,鞭炮齐鸣,浩浩荡荡往玉人山顶而去。

    曲水靠北蛮荒处,是一块崖壁,像是一条水坝,断开内部的水咖流域,而水咖隔着的俩端,一边是狐族领地,一边是狸族领地,而玉人山下就是狐族领域,只是祭拜之人都是凡胎肉眼,看不出其中端倪。断崖顶部,是幽梦道,后文有细,而崖壁中交织溶洞,洞内一名蒙面人,正定眼打量着眼前的王单,和颜向言:“你可知道我抓你来的目的?”

    “不知,也不想知道。”王单扭头,满脸布着愠色,面对这眼前这不堪入目手段抓他的中年男子,目中显得格外不屑。

    “你知道,只是不愿相信”

    王单冷笑,起身扭头便要走,不到十步,又退了回来。

    “我是君子,可它不是。”中年男子笑着摸了摸把王单逼回来的金钱豹。

    “一丘之貉,俩面君子”

    “直截了当吧!”中年男子突然言语有些激愤,“师旷的《阳春白雪》,我可是仰慕之极,还望先生借阅。”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