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66.chapter 66(第1/4页)  白色橄榄树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此为防盗章。v章购买比例不足的读者, 请隔日再看替换章节。

    chapter 13

    到下午的时候,小分队排出了十三颗地雷。全部拆了引信,一溜儿齐刷刷摆在地上。

    宋冉蹲在一旁拍照,见李瓒把地雷分成两排摆放,问:“有什么区别吗?”

    “这六颗是绊发, 这七颗是压发。”

    宋冉举着收音话筒,问:“压发是什么?”

    “一踩上就爆炸。”

    “那电影里的那种呢?”

    “电影?”他扭头看她。

    “电影里演的都是踩到以后要松开才爆炸。”

    “那是松发。”李瓒说, “一般出现在电影里。现实中几乎不用,都是一踩就炸,哪儿有时间抒情。”

    “哦。”她恍然大悟。

    以前看电影时总奇怪为什么地雷有这么大的bug,每每让主角逃脱。原来是编剧的设计。

    下午四点多的时候, 分队清理出一条安全通道。随队的东国兵在通道旁设了线做标记, 又派了人去村子里通知当地人。

    大家收拾好仪器工具往回走。

    野外工作一整天,大家都累得够呛,一路沉默无声只顾赶路。早上来时的轻松劲儿都没了,只剩疲乏。

    天空万里无云, 蓝得像海;太阳仍然炽烈,曝晒着漫山遍野。

    经过一处山坡,漫山的小麦田像金子般的海洋。宋冉眼尖, 看见一个包着汗巾穿着民族服装的老人,他佝偻着腰, 背着麻布袋在田埂上缓缓而行。

    老人瘦骨嶙峋, 背上的麻袋却分外壮实, 像个大胖墩儿, 将他压弯了腰。

    宋冉打开摄像机拉了下镜头,对着收音话筒轻声言语:“路上遇到一个当地老人,他背着一个□□布袋,可能是粮食?”

    李瓒听了,抬头望去,粗衣布裤的老人行走在蓝天麦田间,像一幅油画。

    他眯眼分辨了下,说:“是粮食。上午过来的时候,他在山那头的田里割麦子。”

    宋冉说:“看着好像很重。”

    李瓒忽问:“你猜,有多少斤?”

    宋冉猜不出:“不知道。你看得出来?”

    李瓒又看了一眼,思索:“八十斤吧。”

    宋冉对重量没概念,她捋了捋帽檐下汗湿的碎发,问:“八十斤是多重?”

    他将她从头到脚看一眼,说:“差不多一个你这么重。”

    “”她小声,“我才没那么轻。再说了,我觉得那个袋子也没那么重。”

    一旁杨队插话道:“我觉得比你重,怕有一百多斤。”

    原来这两人的对话大家都听见了。杨队一发言,士兵们开了话匣子,议论纷纷:

    “哪有那么夸张?五十斤吧,那里头或许放了棉花。”

    “放屁,这儿哪有棉花?”

    “我觉得六七十斤差不多。”

    “九十斤肯定有。”

    七嘴八舌讨论下来,话题突然一转,

    “那老人背得了九十斤?我看你都不一定背得动。”

    “九十斤老子背不动?信不信现在把你扛起来。”

    宋冉:“”

    一片闹腾之时,李瓒说:“要不过去背一下。”

    众人交换眼神,跃跃欲试。

    杨队:“我觉得行。”

    宋冉:“”

    这是一群小学生?

    李瓒跟同行的东国兵伊桑表达了下观点,没想到伊桑也很不靠谱地展示出极大的兴趣,高声冲着山坡上喊了声东国话,那老人停了下来。

    一群士兵们喜笑颜开,纷纷跳上山坡。他们越过收割完的麦田,踩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