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十二章 展示会(第1/3页)  挤进春秋放大招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公子姬盖见他们谈得有趣,也不急着走了,加入到他们之中。听罢赵必与韩毅的问答,与赵必对视一眼,明白了他的意图。

    姬盖知道赵必的精明,他即然找到这样一个小商人问东问边,肯定有所图。果然,是关于冶铁的问题,不过,姬盖很奇怪,这样一个少年真的值得赵必这样?

    众人逛到晋方商品处,见一商人拿起一块黑亮晶莹的煤正在和同伴品评:

    “这墨玉倒是稀罕,但是玉以白为贵,这物品怕是没什么价值。”

    赵必见了这一幕,便笑问众人:

    “此物却不是玉,我们国人也才发现不久,各位可有人识得么?”

    说着只把眼看着韩毅。

    韩毅见那物正是煤炭,心中又惊又喜,面上却又不露形迹,笑着答道:

    “此物的确不是玉,我是开铁器作坊的,知道这东西是可以更快更好地冶炼和铸造铜器c铁器的。”

    赵必呵呵大笑道:

    “好,好,果然韩掌柜见多识广,又博学多才,必是名门之后,不知是哪一族子弟”

    韩毅摇头道:

    “不敢当,父祖确是士子,到我这里失了爵位,不敢提及名讳,只怕辱没了先人。”

    赵必见他不肯告知底细,不好再问,众人又逛一会,各自散去。

    昭义独送韩义出门,又拉住他道:

    “你今天表现太过,入了姬盖的眼,他是个有大志向的人,我不知此事是好是坏,但你只须记住,现下你是楚人,有些事定要谨慎,你人聪明,应该分得清轻重,也不须我多说。”

    韩毅郑重应了声“是”,便告辞离去。

    昭义回到公子熊弃疾处,景离正在和他谈话。落了座,昭义将所见所闻以及自已的顾虑述叙一番。熊弃疾沉吟半晌,对景离道:

    “这个事情你来处理吧,虽然不是什么大事,谨慎些总是好的。”

    楚国铜产量丰富,鄂地铜绿山出产的铜比其他诸候国总产还多,因此他们并不看重铁器的发展。必竟铜制的兵器,器物要比铁制品强太多。但是站在国家的角度,还是要尽量防止技术外流,哪怕不是很重要的技术。当年楚国就是引进了一些吴越的铸剑师,这才提升了兵器质量,进而增强了国家的军力,因此他们才这样郑重对待这种事情。

    那边公子盖与赵必也在商议。他们现在关心的是韩毅冶炼铁斧的技术以及他说的那句:可以更快更好的冶炼c铸造铁器。甚至他可能掌握更先进的冶铁技术,或者方向。

    晋国缺铜,因此在铁器发展上耗费了更多精力,技术也走在前列,他们更能体会韩毅铁斧的得来不易,以及造就它的冶炼术非凡的价值。

    另外,晋国有大量的石炭,但是却不知道正确的使用方法,现阶段只是有少量平民将其碜加到木炭里使用。

    晋国冶铁使用的是块炼法,必须用木炭燃烧才能和铁矿石反应,生成铁块,而用石炭就不行了。

    这次把石炭拿来参展,是出于凑数和露个稀奇的心态。但听韩毅的意思,这东西用处很大,很有价值。

    出于这两种考虑,姬盖让赵必先派人摸摸韩毅的底,然后见机行事,将他请到晋国去。

    再说韩毅回到客舍,朱季等在门外正自焦急,见到韩毅,一把拉他进屋,关了房门,拿出一支竹简交给他,只见上面写着一列字:明日正午时八角井。

    朱季道:

    “一个杂役装扮的年轻人,也不说话,递给我就走了。”

    韩毅点点头,将竹简上的字磨去,吩咐歇息。

    第二日一早,韩毅带朱季直奔寄卖斧子的那个胖掌柜的铜器铺。果然,伙计一见两人,立即留住,差人去叫掌柜。

    不一会,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