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章 秦王子婴(第1/2页)  大秦涅槃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公元前207年十月,刘邦率大军攻破武关,攻下峣关,兵临咸阳,屯兵灞上时,派人劝子婴投降。此时,群臣百官也都背叛秦朝而投降刘邦。

    子婴眼看大势已去,便自缚于马车,身着死者葬礼所穿的白色装束,并携带皇帝御用的玉玺、兵符等物,从轵道亲自到刘邦军前投降,秦朝灭亡。子婴在位仅四十六天。

    子婴投降后,樊哙提议杀死子婴,但刘邦没有同意,而是把子婴交给随行的吏员看管。

    咸阳城的一间阴暗房子里,角落边坐着一个人,此人正是投降后被囚禁看管的秦三世,子婴。

    秦风从现代穿越到子婴身上已过半月,一直在适应和接受这个事实。半月前,秦风还是现代社会中一个积极搬砖,渴望通过努力奋斗而过上有钱生活的年轻人,一觉睡醒后发现自己已经穿越到两千多年前的子婴身上。

    半个月来,秦风除了强迫自己接受子婴的身份之外,还思考接下来的生存问题,根据史料记载,再有半月,项羽率领大军进入咸阳后,将会立刻杀死子婴,纵火焚烧秦宫室,并进行大屠杀,秦朝累代之积至此一矩而尽。

    究竟怎样才能在项羽入咸阳之前逃出刘邦控制以及逃亡路线具体该如何,秦风冥思苦想半月,始终未果。难道自己穿越回秦末就是为了给项羽赐死?然后楚汉争霸历史发展,自己又投胎回到现代重新走原来的搬砖生活?那这个穿越的出现有什么意义?最乌龙?

    在现代生活已经够失败,穿越后秦风还是这么失败,为何不能穿越到扶苏身上挽大厦之将倾,再不济也可穿越到胡亥身上纵享三年极乐,而偏偏是子婴?

    后世对子婴身份说法一直有争议,一为扶苏之子,二为始皇之弟,三为胡亥之兄,四为始皇之侄,此时秦风根据子婴脑中的记忆方知子婴乃扶苏之子。

    《史记·卷六·秦始皇本纪第六》记载:“立二世之兄子公子婴为秦王。”这个说法最为流行。从东汉班固到近现代,多采用此说法。《辞海》和《辞源》亦一致认为子婴是二世兄子,并指出是扶苏之子。

    而后世对子婴的评价也褒贬不一,子婴曾谏阻杀蒙氏,铁腕除赵高,过人的谋略并不逊色于始皇帝。秦风对他最初的了解来源于《大秦帝国》中,孙先生笔下的他,淡定从容,隐藏正气与魄力,外和内刚的性格,在众多雄赳赳气昂昂的老秦人中,堪称难得。

    帝国暮色中,子婴作为一抹绚丽的晚霞,可叹再惊艳也阻挡不了黑夜的降临,悲哉,痛哉。

    但以前大部分楚汉剧总把子婴当成打酱油角色,虽承认其仁爱与能力,却免不了向刘项“真诚忏悔”。再干脆点可直接黑成废材。

    当初秦风看到电视剧中子婴喊出“我早该死了,秦亡在我手里,可是秦一统天下的理想不该亡!我求求你沛公,让这个理想一直活下去吧!”这句台词的时候,心中大为触动,国虽破,家虽亡,但秦人的风骨却没有被埋葬。

    历史上对于子婴投降刘邦,秦风根据原身体的记忆中得知,子婴认定刘邦能够传承大秦的理想,脑海里依然保留着“刘乘秦制”的祈望。

    如果秦风没有穿越到子婴身上,那么五年后一统天下的大汉帝国将续写封建帝国的辉煌,子婴将用他的生命谱写六百年铁血秦风最悲壮的绝唱。赳赳老秦,复我河山,血不流干,死不休战;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王于兴师,修我戈矛

    上天让秦风出现在这个本不应该有他的世界,他将为历史上的子婴,以及现在身为子婴的自己正名,纵使生不逢时,再难力挽狂澜,亦绝不让当年百姓赞其仁俭,史官怜其风骨的子婴成为史书上的寥寥数笔,唯余一叹。

    这一世,他将以子婴的身份,重塑帝国辉煌,再现秦人风骨

    “秦王,在否?有人来探。”门外响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