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84章 古镇美人靠(第1/1页)  直播之我想去看看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摄影就是要有耐心,不能急。这种旅游小镇最好的拍摄时间是傍晚和清晨,拍摄倒影一般都选在最安静的清晨。”

    “那西塘您去拍过了吗?”

    “去西塘拍的次数多了,我找片子给你看看。”

    老路拿过电脑点了几下,继续设置成全屏幻灯播放模式,递了过来。

    照片一张张变换,远眺水乡,水墨小城,白墙墨顶,舟影波光,在薄雾的晕染下恰如一幅淡彩的宣纸画。

    走进古镇,烟雨长廊,廊棚苍老,弄堂幽深,似乎被带进了了久远的历史在烟雨长廊下,观雨丝滑落手掌,在石皮弄里,寻找最初的浪漫,或者乘着小舟,看西街上和烟雨长廊下的小铺一家连着一家。

    老路说道:“西塘的位置处江浙沪交界的嘉善县,人称“吴根越脚”。要说起西塘的历史,必须提到春秋时期的一位历史名人伍子胥。相传当年伍子胥为兴水利通盐运,开凿伍子塘,引胥山之北之水入境,于是便有了西塘之水。所以西塘最早也叫胥塘。由于方言的因素,人们又把胥塘改称西塘,延至如今。

    西塘地势平坦,有9条河道,古称“九龙捧珠”c“八面来风”。在唐代时就有大批人口依水而居,南宋时有了市集,开始出现商业。到了明清,西塘是江南手工业和商业的重镇,所以西塘有“春秋的水,唐宋的镇,明清的建筑,现代的人”之说。”

    “这张照片是送子来凤桥位于古镇小桐街东侧,建于明末崇祯年间,是一座三孔石板桥。传说建造时,适有一鸟飞来,造桥人认为此乃祥瑞之兆,故此取名为“送子来凤桥”,送子来凤桥历经时代变迁,经过多次重修,是最有江南特色的廊桥之一。”

    开车的老林说道:“夏日的西塘天亮得特别早,五点左右的清晨,晨光已经铺满窗台。沿河散步,拱桥c廊桥,以及徽派民居倒映于水底,营造出一幅唯美的画卷。游客尚在睡梦中,一条条游船静静地停泊在码头边。古镇似画,人已是画中人。”

    金璐说道:“你们摄影师都有一双善于发现美的眼睛和捕捉美的能力,我们欣赏美就好了。”

    女儿悄悄说:“老妈,你好会夸人噢。”

    “这叫有感而发,真实的感言。”

    “继续看照片,看照片!”

    照片一张张翻过,廊桥的楣板c美人靠和梁柱就像一个个画框,框起了水乡的动静画面。

    “老妈,你看这椅背都是有弧度的,很艺术呢。”

    “这个呀,我还真知道,江南古镇临水一侧修建的带有弧度的靠椅,叫做美人靠。因为古代女子轻易不能外出,只能凭栏远眺,所以称为美人靠。”

    女儿一吐舌头,“幸好我生活在现在,可以随意外出,到各地旅游,想宅就宅,想走就走。”

    “那是,现在交通方便,住宿不用介绍信了,吃饭不用粮票了,购物不用出门了,外出也不用带现金了,刷个手机就付款,你这是多么幸福的时代啊。”

    (感谢投推荐票的朋友!感谢收藏的朋友!收藏以后慢慢看)

    笔趣阁读书免费小说阅读_www.biqugedu.com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