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22章 回府(第1/3页)  帝宠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像知漪这般大的孩子忘性是很大的,若回家后爹娘对她疼爱有加,就算起初会有几分惦记宫里的阿嬷和皇上,恐怕也要不了多久就要渐渐淡忘了……太后光是想着都差点红了眼眶,心中不免不虞。

    早先知漪出生时便不管不顾,如今人在宫中都待了快一年才想起来,还是让庄夫人前来劝说,这对儿爹娘……她真是越想越觉不满。

    太后忍不住道:“皇上,哀家记得当初慕侍郎是你钦点的榜眼,可是?”

    母子二人间用这般敬称习惯了,宣帝幼时太后还会唤几声“叡儿”,待他少年时便早已改成了“太子”“皇上”。听着是少了几分亲近,母子却并不会因此生疏多少。

    宣帝略一沉思,点了点头。慕连秋此人才华卓绝,很有一番奇功巧计,生父乃两朝元老慕大学士。当初他见之心喜,起了爱才之心,当场钦点榜眼之名。这些年慕连秋步步擢升,年纪轻轻坐到了工部侍郎之位,一方面是因慕大学士余势,另一方面则有他暗中提携。

    只是没想到无论在朝堂上多么如鱼得水的官员,也是难断家务事。知漪一事,让慕连秋在宣帝心中的印象下降不少。

    但宣帝还是不偏不倚地评价,“慕侍郎才兼文雅,上躬下谦,确实不错。只心性略微优柔寡断,易受他人影响。”

    太后一听,便懂了。也怪不得这慕连秋后宅混乱,先是娶了个性子刚烈善妒的庄氏,后又纳进个温柔似水舌灿莲花的贵妾,偏生这贵妾出身也不低,当真是……

    唉,如此一说,太后更不放心让知漪回慕府了。

    既应了庄夫人,太后当然不好食言。只在心中想着,派嬷嬷和宫女跟知漪一同回去,若慕府有半点慢待了她的小宝贝,她便也顾不得什么面子直接将人要进宫来好了。

    下定决心,太后看向面色平淡的宣帝,眉眼柔和下来。她哪会看不出这个儿子的情绪,之前一听知漪要回府的消息浑身就冷了几分,在说到慕连秋时更是语调淡漠,哪里听得出在说的是他倚重的臣子。

    她没说什么,让人去把知漪抱了过来。

    小姑娘睡得正香,脸蛋儿像个正在蒸的小包子,梦中咿呀几声,一到太后的怀里就自觉地往里面蹭了蹭。

    太后轻轻一笑,温柔碰了碰她柔嫩的小脸,“酣宝儿,再不醒,雪宝儿可就把你晚膳吃了。”

    唤得太温柔,知漪自然醒不了。太后无法,把人递给了宣帝,才到宣帝怀里没几息,也不知两人间是有感应还是什么。太后也没见这个儿子做了什么,知漪就自觉打了个小呵欠迷迷瞪瞪睁开眼。

    第一眼看到的是宣帝轮廓分明的侧脸,小姑娘弯眉一笑,凑上去“叭”了一下,然后就软趴趴地伏在宣帝肩上伸懒腰。

    宣帝不自然地轻咳一声,在太后面前和小姑娘这般亲近还是较少的,他沉沉唤了声“知漪”。

    知漪被他扶着在臂弯间坐起,转了个视角终于看到了状似一脸不高兴的太后,立马张开小手,“想阿嬷~”

    这才离开半天,哪来的想不想。太后却禁不起这小宝贝的讨好,顿时漾开笑意,接过来,吩咐几个嬷嬷端来梨水顺便备膳。

    宣帝留了下来用晚膳,今日有知漪最爱的荷叶包饭。荷叶是清晨派人自云清湖上摘下尤带露水的嫩叶,米饭则是南边进贡的珍珠米。柴火用的春日带着清香的竹叶和冬日的枯梅枝,在荷叶外裹一圈红枣和甜叶,放在一起蒸出来,显得又糯又软又香。

    知漪用膳的礼仪规矩是徐嬷嬷和太后亲自教的,用膳时很是乖巧,如今工具已从银勺变成了特制的木筷。

    小姑娘拿得极稳,两腮鼓鼓的都装不下了,大眼睛却还不忘看着桌上爱吃的菜肴,这护食的小模样儿让太后微微笑出来。等晚膳用的差不多时才开口道:“酣宝儿可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