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41.044 月街少年(第1/3页)  巫夷人家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044 月街少年

    人说“巫夷风物, 具在九寨十八湾”,这话的意思, 当然不是说巫夷只有九个寨子十八个湾滩,而是指这些个地方, 是巫夷最为繁盛兴茂之处。

    初听这话的时候,阿苏南还是乌衣学馆的一名小小学童,当时颇为不解:明明巫夷有月街有凤街啊,街,即街子,意指很多条街在一起, 等同于城池。所以,巫夷明明是有城市的,凤街历经战火暂且不论,但月街的地位堪比首都, 做啥也没能上榜?

    直到十岁那年第一次踏上月街地界, 他才发现自己错的离谱:月街里面确实是有很多条街,但是, 整个月街是由“两山一湾二寨”组成的,跟他脑子里固有的城市概念有很大出入……所以,月街不是没有上榜, 而是月街的一湾二寨全在榜上。

    一湾,是圣河湾;二寨, 指风营寨和麻石寨。由名字即可推知, 圣河湾在水边, 风营寨和麻石寨在山上,而这个“山”,即月街地界上的北圣山和南圣山。实际上,这三个湾寨有点像个等腰三角形,相距颇近,圣河湾位于北圣山和南圣山之间的河谷底部,两个寨子都在圣山的半山腰,只一个在北山,一个在南山,隔着一个圣河湾遥遥相望。

    至于做啥两寨一湾会统称月街,这就涉及到神话传说了。

    故老相传,万年以前巫夷的首位祖巫弥上祖巫初临圣山,在某个月色清朗的夜晚乘凤隼翱翔于夜空,看着脚下山川,感叹说:“群山之中有这等风清月明之处,当是神衹怜惜,让我族在此扎根抽苗,生生不息……”很多很多年以后,街市初成,大家想起这段话,都觉着风街听着不太得劲儿,于是就有了月街。

    月街也确如弥上祖巫所言,堪称宝地——与死敌宁阳隔着数座高险雄峻的大山,又有瘴气阻断,即便敌人千辛万苦地进来,等待他们的也只有死路一条;而由圣山再往下,过圣河湾,一路往西,却是一块极大的平坝,东西长达720里,南北宽度也在350至600里之间,算下来足足有345万平方里。这个“里”,是巫夷的长度单位,具体到底有多长,原谅阿苏南一个文科生,他懒得计算,只知道大致介于前世的市里和公里之间,估计一里差不多有08公里左右。

    那么,这个坝子到底有多大?直观来讲,就是安徽江苏加一块儿,还要再搭上一个海南岛。

    弄个广大的一个坝子,坝上河流纵横,沟渠密布,兼之气候温和,物产也较丰盛,是整个巫夷最为繁华的地方。因它东起月街、西至西河湾,又被称作月西坝子,住着将近一千万人口。

    对于拥有地球记忆的阿苏南,刚开始对这个一千万极不适应,后来专门查阅了古书,发现还真别小看了一千万,巫夷人用了整整六千年才走到这里——巫夷历史的最初两三千年,是在连绵不断的天灾疫病兽乱之中度过的,最惨的时候人口一度跌至五位数,前后诞生了三位祖巫才一次又一次地苦熬过来,不至灭族。

    在此之后,巫夷人口一直都在增长,只增长的速度极度缓慢,一来是生育率太低,二来,则是死亡率居高不下,这个情状一直持续到现在,未有大变。

    所幸再是缓慢,到如今巫夷也是拥有了上万年历史,早在四千年前,月西坝子就住满了,人类缓慢西移。最开始是八百里浅山,很快发现浅山的另一边还有一个更好的去处,那里还有一块坝子,即现今的垅关坝子(西头是垅南寨,东头是木关河滩)。垅关坝子比月西坝子还要大上一半左右,东西860里,南北580,约有50万平方里,却只住着六百万人口,没法子,这个坝子虽然广大,但因其地势较高,四周一圈丘陵,当中还有好几个堪称禁区的大湖泊,出产有限,养不了太多人。

    两个坝子再加上其间的浅山地带,就构成了现今的前巫夷,130万平方里的广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