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八百三十四章 问佗(第一更)(第2/3页)  秦时小说家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于学的接过如何,接下来就该亲自历练一二了。

    是故,自己将其从咸阳召来。

    “喏。”

    赵佗焉敢推辞,面上笑意更深。

    “楚国那边的情况,你也应该知道吧”

    周清点点头,一个陇西郡郡尉副手大吏的位置,自己还是可以做主的,话锋一转,将手中之笔放在架子上,落在另外一个话题上。

    “知道”

    赵佗拱手一礼而道。

    入咸阳数年来,和楚国舅父那边的来往并未断掉,故而,楚国的形势也在自己眼中不断浮现,去岁冬日,楚国两王相隔江水。

    新任楚王负刍登位,麾下文臣武将众多,占据楚国绝对的优势。

    往昔楚王熊悍与太后李嫣、李园等逃亡江水以南,手握亲自训练的疾风军团,加上舅父等人的力量,扎根江南一地,虽然不若中原繁华,却也安稳下来了。

    只是,最近,楚王负刍正在派遣大司马项燕率兵二十万攻打,局面正在僵持,其麾下之兵并未跨越江水,继续之势未可知。

    “如今秦国攻赵,你觉局面如何”

    周清从条案后的软榻上起身,行至厅内一侧墙壁之前,那里是一个个方格架子,放置

    着诸多事物,一边询问着赵佗,一边随意取动着。

    “楚国国内不稳,楚王负刍不会轻易出兵助力赵国,而且,对于负刍来说,熊悍才是心腹大患”

    赵佗闻声,呼吸之后,回应着。

    此事,自己早就知晓,故而,脑海中,也早就有考量,秦国攻赵,赵国为山东诸国屏障,赵国不存,接下来的魏国、燕国、齐国都会直接面对秦国兵锋。

    若无国内侵扰,赵佗觉得负刍有可能出兵

    可是现在,国内局势不稳,曾听国尉言语,欲要对战于外,其内必先安稳,否则未战先败也,楚国如今正是那个情况。

    “若然楚国真的出兵呢”

    周清从方格架子上拿出一物,转过身,继续问着。

    “这,以秦国攻赵的主力而观,上将军王翦率领四十多万大军攻伐赵国,单凭赵国之力,实难抵挡。”

    “而燕国素来与赵国世仇,纵然有援手,不过万军力,不堪大用,魏国之内,大将军嚣魏牟虽主战助力赵国,可魏王担忧邯郸之战形势复现,警惕信陵君之事,怕是难以助力。”

    “楚国相助,除非倾国之力,否则,绝无可能抵挡上将军军势”

    赵佗神色一滞,未曾想到武真侯会询问自己这个话题,不过,国尉府邸之内,国尉等军伍高层分析过,赵佗也曾思忖。

    随后,此语落下。

    “秦赵交战,可否如本侯灭韩一般,一岁功成”

    手中拿着一个红色的精致小木盒,随意打开,看着其中一只精致的白玉丹瓶。

    “,怕是须得一两年,乃至三年。”

    “上将军曾有文书传至国尉府邸,其言欲要将赵国国内所有的兵力尽数击溃,不求直接攻灭赵国,而要使得赵国再也没有还手之力,以绝永患。”

    赵佗再次思忖一二,给出自己的答案。

    “缘何如此”

    周清再问。

    “赵国兵力虽弱,但北方边军、邯郸大营、巨鹿大营仍旧有近四十万兵力,虽力量不强,可亡国之势,战心而动,再有李牧领军,其人怕是会再现当初廉颇坚守之策。”

    “果然如此,加上上将军兵略稳重之势,必然缓慢,可这般僵持下去,以秦国现在的国力,若然再有三年,赵国己身便是先支撑不住。”

    “而秦国的国力完全可以支撑上将军五年以上期时,任凭赵将李牧兵略无双,大势如此,也奈何不得,赵国必灭”

    谈及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