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八百一十五章 八佾求票票(第2/3页)  秦时小说家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着浅色儒袍的男子身上,周身上下闪烁清静之气,模样甚为年轻。

    “师叔。”

    “昔者王翦领兵攻赵,陉城书馆而灭,至今已有近四年了。”

    颜路双手交织,俯身一礼,轻声回应着。

    “藏书楼内精要甚多,四年来,可有喜欢的篇章”

    荀况屈指一点,旁边便是有一枚白色的棋子落在棋盘之上,观此,微微一笑,而后,又轻问道。

    旁侧的另一位年轻儒雅男子不言,聆听之,观望之。

    “颇喜庄子一篇”

    颜路再语。

    “哦,可否诵出”

    闻此,荀况略有诧异,近四年前,此人带着老友的一封文书前来小圣贤庄,在自己身下求学,不过自己并未将其守为弟子。

    一直以来,彼此的求学问道,都是一言一答的,于颜路所学并未强求,藏书楼内,有珍藏数万,普通人穷尽一生,都无法阅览完毕。

    听其言颇喜庄子,有点意思,目光从棋盘上挪移。

    “庄周有大宗师一篇,其内有语。”

    “颜回曰回益矣。仲尼曰何谓也曰回忘仁义矣。子曰可矣,犹未也。”

    “他日复见,曰回益矣。子曰何谓也曰回忘礼乐矣子曰可矣,犹未也。”

    “他日复见,曰回益矣子曰何谓也曰回坐忘矣。仲尼蹴然曰何谓坐忘颜回曰堕肢体,黜聪明,离形去知,同于大通,此谓坐忘。”

    “仲尼曰同则无好也,化则无常也。而果其贤乎丘也请从而后也。”

    颜路身躯挺立,拱手又是一礼,对于此篇,记忆颇深,虽为道家天宗的庄周所语,实则借喻也,儒家之内,亦是有此道。

    但此论却是记忆最为清楚。

    口中那颇有磁性的朗声之语流转,将这一段缓缓道出。

    “坐忘者,因存想而得,因存想而忘也,行道而不见其行。”

    “知天之所为,知人之所为者,至矣”

    “颜路,看来你已经找到你的道了,儒家之内,与你道理相通者颜岵也,今日起,他则为你师兄,你随他修行吧。”

    荀况岿然而叹,自己杂学百家,坐镇稷下学宫之内,添为三次大祭酒,数十年的时间,与道家天宗、人宗、百家之人共论修行。

    坐忘之道,自然涉及,此道堪为博大,寻常之人难以涉及,然听颜路口中之语,观其神态,观其举止,已然有所悟。

    儒家八脉之中,擅长此道的为颜回后人颜岵,其年岁虽不大,却道理精深,年不过而立,已然化神,可知其修行。

    加持先前伏念所语,随颜岵修行,是一个不错的抉择。

    “是”

    颜路神色无悲无喜,又是一礼。

    “子房,你呢”

    荀况再次颔首,目光闪烁,落在颜路身侧的年轻人身上,身着浅绿色的儒袍,束发而冠,容貌俊秀,堪为温和之人。

    “良至小圣贤庄已然年岁有余。”

    张良一礼而应。

    “你甚为聪慧,可有所得”

    荀况称赞一声,看将过去。

    自己这一生不知道见过多少人,但如子房这个年岁的年轻人,能够如子房这般聪慧的屈指可数,早生五十年,定然为诸夏风云之人。

    奈何如今诸夏大势归一,子房又是亡国之人,日后前路未可知。

    “藏书楼内,颇喜春秋”

    张良面上轻轻一笑,应之。

    “哦,春秋既有所喜,可曾知晓公羊高、谷梁俶、左丘明三人之言”

    荀况亦是有些惊奇。

    祖师笔削春秋,微言大义,寻常儒家弟子难以明悟,故而,数百年来,多有诸夏儒家之人对其进行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