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百六十章:元朝灭亡!(第1/2页)  重生元末做皇帝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徐达和常遇的大军在元大都外防备了五天,也休整了五天,可元大都似乎一点动静都没有。

    此时徐达和常遇的大军已经完成了对元大都的包围,而驻兵冀宁的王保保也一直没有什么动作,他们这到底是想要玩什么花招城外的徐达的常遇简直是百思不得其解。

    其实就在前两,徐达早已经派哨兵去探查过了,结果却是什么“直至元大都城下,未逢敌兵,城上亦无旗帜。”

    徐达和常遇经过仔细分析,更加确信这是元廷的伏兵之计,于是他们便坚定了在野外决战的心思,决不能轻易发动攻坚战。

    可如今不能再等下去了,万一王保保改变主意,率兵来援,岂不是错失大好时机攻城就攻城吧反正也只是一个时间问题。

    于是经过一番筹划,徐达将大军分为左、中、右三路,向元大都发起包围进攻,可令他纳闷的是,自己率领的中路大军根本就没遇到什么元兵。

    而常遇率领的左路大军倒是遇到了一股元兵,但只有几百人,于是常遇立刻纵马向前,迅速将其击溃,并生擒了一个手持金虎符的“万户”相当于万夫长。

    “说,城里到底有多少伏兵”常遇跨在站马上,将手中长鞭挥得啪啪作响,“使的又是什么计策如果不说的话”

    “小的都说,小的部交代”这个万户显然没有做好接受酷刑的准备,被常遇那么一吓唬,便立刻磕头如捣蒜,将元大都内的底都漏出来了,“城里就只剩下几千人,连好多百姓都逃走了”

    “胡说八道”常遇还没等万户说完,就一鞭子甩在了他的脸上,“竟敢骗老子,你们皇上呢”

    “皇上早就逃走了”万户连脸上的血痕都不敢擦,只是一个劲地磕头,“几天前各位爷爷们攻下通县,皇上就逃走了,现在就剩下淮王监国,小的如有欺瞒,天打雷劈”

    这个万户确实没有撒谎,原来几天前徐达和常遇的大军攻下通县后,元惠宗自知回天乏力,于当夜便率领三宫后妃、皇太子及诸大臣跑路了。

    当然,元惠宗逃跑的同时,把驻守大都的元军主力也都带走了,最后就只剩下几千老弱残军留守大都。

    此时留驻大都的官员,要么是“姥姥不疼舅舅不”根本不招人待见的失意官员,要么就是丧失了镇所、损兵折将的宗室。

    不过元惠宗在决定让他们留守之后,还是封给了他们很风光的官职,比如淮王帖木儿不花,就被敕封为监国。

    还有和尚没错,这就是个人名,汗,被封为义王、中书右丞相,庆童,被封为太尉、中书左丞相,迭儿必失和朴赛因不花都被封为平章,张康伯被封为右丞,满川被封为御史中丞,张守礼被封为参知政事。

    不过他们也都清楚自己留守下来的命运,尤其是淮王帖木儿不花,都已经是八十多岁的老头了,遇到这种形也只能感慨一句自己活够了。

    稍微年轻一些的官员就很悲剧了,但事已至此,他们也没有任何办法,只能叹一句“吾知死所,尚何言哉”

    常遇获知了这个消息后,立刻着人报告给了徐达,而徐达经过分析后,认为确实有这种可能,因此一面令大军加紧围城,以防止意外况发生,一面亲率主力军前往齐化门今朝阳门,准备从那里进城而入。

    监国的淮王帖木儿不花心知势难挽回,于是在徐达的大军到达齐化门之际,亲登上城楼,大呼“与其毁声灭名,何如粉碎骨”,尔后纵跳下,以死殉国。

    要知道帖木儿不花已经八十多岁了,因此这个须发花白的老头在众人面前自杀亡,还是很让人震撼的。

    但一些汉人兵士见了,并没有什么同之心蒙古人自入主中原以来,骑在汉人头上作威作福,将近百年矣,如今就当做是还债了吧

    看了一眼帖木儿不花摔得面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