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章 舍得(第1/3页)  元嘉纪事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翌日清晨,颜府门前,两辆马车已经停好。颜翊率先走了出来。

    昨夜回了书房,那一直被压制下来的酒劲儿,全都反了上来。他吐的是稀里哗啦。

    如今,铁青着一张脸,心情极差。

    宣城公主的马车,自然是辉煌耀眼,轻纱幔帐,重重叠叠,车脚四周,都镶嵌了精致的金菩提。

    颜翊朝着这辆华丽的马车望了一望,不屑一顾的登上了自己的马车。

    阿爹府上的管家,也已经来了,府上的一切事务,都不用自己操心。眼看着就能过几天轻省日子,她却非要跟来。不知道的,还以为,她多离不开他似的。

    他在车里等了许久,渐渐不耐,撩开车前的帷帐,对马上的李方明叫道:“怎么还不出发?”

    李方明朝颜府院子里望了一望,回过头来,低声答道:“公主还没出来呢。”

    “不必等她,公主的车夫也认识路,咱们先走,让她在后面跟着就好了。”

    说完,他便倚在车里等候,当然,显见的,车轮子是一动没动。

    不过,他车前的帷帐倒是有微微的晃动,他睁开眯缝着的眼,不由震惊。

    “你怎么进来了?”疑问脱口而出。

    在侍女琥珀的搀扶下,刘英慈提着裙子,坐进了颜翊的马车。

    “我怎么不能进来,难不成你在马车里藏了小娘子?”

    看看看,又开始了。颜翊实在想不通,她心里又不欢喜他,还管这么多干什么。

    “我行李太多,马车里都装满了。”

    这算解释?颜翊将她上下打量一番,牙白的底子,金牡丹抹胸的衣裙,这般华美的衣饰,还真是符合她的风格。

    他见她云鬓的下面,已经渗出了点点汗珠,实在看不惯,作吧,她就作吧。此去迢迢,晨昏颠倒的,有她后悔的时候,说不定挨到半路,就哭着喊着要回来。到时,他可不会理睬她。

    心里是这样想,这手上还是刺痒痒的,管也管不住,拿起座上的团扇,扔给她。

    “你这是干什么?”

    刘英慈秀眉凝住,眼珠子瞪得浑圆。

    “挡着点你的丑脸,看着难受!”状若不以为然。

    “多谢啊。”

    宣城直挺挺的端起了团扇,将自己的一张小脸,遮了个严严实实。

    “我才要遮一遮我的眼,男不男女不女的,谁稀罕看你!”

    “你!”

    颜翊扭过身子,刚想和她再理论几句。打眼一看,她当真把团扇恭恭敬敬的举着,密不透风的遮住了自己的脸。

    当下更觉气恼,这个傻丫头,让她遮她就遮啊!那扇子是做什么用的!

    此时,车轮嘎嘎,骏马嘶鸣,丹阳之行,启程了。

    车马行了两日,转做行舟,自江顺流而下,走了七日,终于离船靠岸,进入了丹阳境内。

    这一路行进不易,自从上了船,天气突变,大雨连绵,直下了五天五夜。

    公主不但晕船,且淋了雨,非常不争气的,当真病倒了。又吐又泄,很快便体力不支,起坐不便。

    颜翊看她病歪歪的样子,心里嫌弃,却也无能为力。几次劝她不如就此折返,她却说什么也不肯。

    只得尽量慢行,好让她觉得稍微舒服些,于是,本来只有七天的路程,晃晃悠悠的,竟走了十二日。

    好在进入丹阳境内,天气转好,阳光普照,道路也不再泥泞难走,马车队很快就走到了丹阳尹驻地。

    五日后

    近几日来,颜翊接连会见了丹阳尹治下的仓曹、户曹、录事等各门各户的参军,记事。对丹阳一地的风土人情,山川河流都有了一些了解。各项上任工作都准备就绪。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