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诏安(二)(第2/3页)  唐末英雄纪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吏很多,还是能够及时的了解到最新的消息的。看到王仙芝的檄文,让老爷子心中一惊,虽说贼人都是由饥民百姓组成,但中间确实有能人,对朝廷弊病的把握是非常到位的。更重要的是贼人提出了“均平”的口号,对天下百姓的诱惑力太大了。然而老爷子为官一辈子,忠君报国的思想已经深入骨髓了,他同情这些灾民,但起来闹事是万万不可的,可以上书c可以为谏,但一定不可以为贼。正值朝廷用人之际,让他去诏安王仙芝,为国去寇,他是义无反顾的。

    老管家刘福好心地提醒他:“老爷,您还是要小心哪,此去如果诏安不成,可能会有性命之危啊。”

    “你说的没错。而且依我看诏安成功的也几率并不高,明显看出贼人要的不仅仅是官爵和富贵,更有——”刘瞻顿了顿,并没有把话说完,随即换了一个话题:“刘福啊,人生天地间,当为君尽力,为国尽忠,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我此去虽说生死不卜,但也一定会拼尽全力为皇上了效力。如果我有什么不测,你就离开长安去代北找小姐吧。”

    “是!”刘福已是老泪纵横。刘瞻又交给刘福两封封书信,嘱咐刘福,如果他有不测,需将其中一封亲手交给小姐,让小姐按信中所说行事。另一封交给李国昌

    然后,刘瞻用了一个晚上的时间,伏案疾书,写了一份长长的周折,力谏僖宗皇帝要亲贤臣c去小人,勤政爱民,以国事为重。又详细列举了朝中各位官员的性格能力c优点劣势,希望僖宗能够量才适用,让他们共同辅佐大唐。写到最后,刘瞻几不能书,周折上已是斑斑点点的泪水。他把这份周折写成了遗书。

    第二天,刘瞻把周折递送到通政司,便带上几个仆人,在一队神策军的护卫下,向东进发。这个时候的王仙芝和黄巢,已经得了郢州c复州,骚扰过汴州c郑州,在鄂北蕲州一带活动。

    王仙芝亲帅大军五万,正在攻打蕲州,蕲州刺史裴偓整天在刺史府闭门不出,守城之事全部委任给了僚属王镣。王镣清楚地知道,蕲州守军不满三千,是不可能守住蕲州的,刺史裴大人闭门不出,一定是在收拾行装,择机出逃。

    就在裴偓战战兢兢,一心想要逃跑的时候,收到了中书省发来的消息,朝廷即将对王仙芝进行诏安,诏安特使由前朝宰相刘瞻充当,已经上路,不日即可到达蕲州。裴偓接到文书后大喜,性命保住了不说,官职肯定也保住了。裴偓找来王镣,看怎么样先把这个消息告知王仙芝,让他不要攻城。王镣道:“大人,现在最好的办法莫过于直接请王仙芝入城,双方化干戈为玉帛,一同等候诏安特使了。”

    “嗯,不过他们肯来吗?会不会以为我们在用什么计谋?”

    “诶,大人,我们把四门打开,请他们带兵入城不就行了,相当于‘献城’嘛,不过蕲州城也容不下这五万兵马,让他们带五千人终归是可以的。”

    “好,就这么办!”

    随即打开四门,并把消息传递给王仙芝。王仙芝得到消息大喜,马上率领五千人入城。裴偓亲自出城迎接,见面之后裴偓深施一礼,道:“王将军,迎接来迟,还望海涵!”

    王仙芝仅仅在马上欠了欠身,答道:“裴大人一向可好,你我二人以这种方式见面,也许是最好的。”说完一催马,径直入城。

    进得城来,裴偓下令让城中驻守的官兵把营房让出来,请王仙芝带来的起义军居住,让这些官兵们自己找店房,或者露宿街头。官兵的心都寒透了,遇到这样的主将,把贼当爷供着,当天就有很多人开了小差,当了逃兵。

    裴偓把王仙芝及其一帮帐下将士安排到了馆驿,像款待上差一样款待王仙芝,晚上还安排了几名妓女给王仙芝他们送去。他和王仙芝都在等待和焦急,裴偓在焦急中等待,王仙芝在等待中焦急。

    笔趣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