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回—倮黑小狗(第1/3页)  二十六座山脊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有二就有三,不知是听了谁的高招,还是小叫花子又突发锦上添花奇想,有那么一些日子,除了照常要饭填肚子外,他一慨不去找人玩耍了,而是一个人沉醉于“打桩”c“堵坝”c“清淤泥”中,嗨哧,嗨哧,猛下力气,一直苦干了十多天,硬是把玉米地旁那个蓄水小池塘当做了劳作对象。

    那时候小河内c水沟内野生鱼类不少,兰津江里面各种大鱼小鱼更是很多很多,想吃鱼去钓去网取摸就是了。并不需要很多技术?只要付出一点点力气,是个人都可以轻轻松松弄到许许多多的鱼和虾。

    看到小叫花子下大力气挖深塘,人们都很奇怪?他的那个塘用来装粪肥太大了?用来装水好像又瘪得必要?小孩和大人们都不知道他到底要干什么?直到看到他默默地将小溪水关好,还四处去请种鱼前来“居住”,人们才明白他是挖个“大鱼缸”养鱼。不过这一多少有些犯傻的壮举遭到了人们的一致嘲笑,笑归笑,大家就当小叫花子闲得无聊生怪方,弄来些水生动物宠着玩。

    虽则如此,小叫花子对人们的各种反应并没有一点点的在意,这下子他可成了大忙人,可以说比正版的农人还要忙,又要间苗c薅草c浇水,又要松土c培土c上肥,又要寻找补充鱼种,又要割青草c翻蚯蚓c捉蚂蚱喂鱼,连屎尿急迫了肚子涨得老大也不随便排泄,非得攒着跑到自己的粪坑解决。

    因为日照长c土好肥多c水也跟得上,仅仅九十天时间过克,小叫花子的包谷棵齐齐整整排成了林,林里错落有致的点缀着簇簇红缨,微黑微干的红缨下是根本盖不过来的一尺多长青绿棒子,剥开一点点棒子皮,里面的包谷粒该黄则黄该白则白,又大又糯又整齐,生长得千好万好。

    几个种田有经验的大叔和大爹看过喜人的包谷林,都告诉小叫花子:“这几块地是第一回栽粮食,你又用肥多,浇水浇得勤,比大人还种得好,再有个十多二十天,等包谷骨头(棒子)上的颗粒再老扎一些,就可以掰下挂起来了”。

    同样的,地边上的毛豆棵和豌豆棵亦长势良好,花期过后两种豆荚象竞赛一样,从无到有c从小到大,由一开始的扁平青瘦荚体,变成了黄c绿c白相间而饱满的名符其实豆荚。

    粮食即将丰收了,鱼塘里的鱼儿也一天换一个样赛着长大,这些家伙变得很有头脑,平素或潜伏于塘底,或一群群的在层次追来逐去,听到小叫花子的召唤就会迅速浮到水面来,嘴里“咕!咕!咕!”叫着,竟相跟主人打招呼c讨东西吃。

    小叫花子那个用三根长树杆撑起来的小窝棚,很快成了大人及小孩凑热闹的地方,一批批来到这里的人都是不可或缺的座上宾,全都破天荒地尝到了小叫花子的煮包谷棒子或烧包谷棒子。

    其中有些人口福更好一些,还品到了就此扬名小橄榄坝的“叫花子烧豆子”,所谓叫花子烧豆子是这样制作的:由于豆子的品种比包谷成熟更快,豆荚饱透了,豆荚皮和藤蔓也几乎干透了,烧的时候根本不必很麻烦,只要连豆带叶抱来一堆,用火石打出火花将豆叶堆一燎,待火势燃尽后,轻轻扒开灰烬,下面百分之百有一小窝香喷喷的熟豆子。

    现在小橄榄坝人们不再笑话小叫花子了,几大块地的包谷再多个人吃也吃不完?小子也几乎成了各家各户家长们管教子女的榜样。只差一点点时间,小叫花子收割后就可以脱乞自食其力了。

    也许是小叫花子的转运时间还不到?也许是老天爷下狠心不容虼蚤长大?也许是罩着小叫花子的神人还要继续磨练他小人家?这天清早小叫花子来到地里时,痛心疾首地发现包谷地的篱笆倒了好几处,地里站着的数千棵包谷杆一棵都瘪得了,包谷棒子也所剩无几。地面上一眼看去到处都是巨大的野象脚印,臭象屎这里一堆那里一堆拢共有十多二十堆。

    有道是祸不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