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六十三章 正经瞎扯(第1/2页)  明末流民帅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让刘九思去营地见种先生,另外一个目的,就是让种先生过眼,知道自己做了什么,手下有了什么人。

    自己在外大权在握,但是根基还是在营地,营地的根基又是种先生,虽然种先生做人大度,不会猜疑自己,但是种先生有一句话说得好。

    万事不预则废。

    把不好的苗头提前剔除,虽然费一些心思,对于可能的危机,是非常划算的。

    大事情都办妥当了,接下来,该是自己清理枝叶了。

    大风起兮。

    平凉府,霜风凄厉,大漠孤烟直。

    洪承畴站在山头,落寞的看着山脚下的下马关,神情忧郁。

    “胡都御史真这么说?”

    “小人听说不但各县的文书都被斥回,如果有县里的差人去报,还会被脊杖,已经打了三五个人了。”

    随从一脸委屈,如果不是看在自家大人的脸面上,自己都差点被抓去打一顿。

    一直听说胡都御史只求稳定不喜多事,想不到原来他竟然是怕事到了如此地步。

    “胡大人说都是饥民闹事,用不着担忧,自会散去,让各县守好城门即可,万不可像上一次多事,不但没有寸功,反而轻举妄动导致官兵大败。”

    还有一件事随从没说,针对自家大人上一次花了那么大的动作,结果竹篮打水一场空,胡大人也颇有微词。

    哈哈哈

    洪承畴仰天发出一股凄凉的笑声。

    他悲愤朝廷官员到了如此无能的地步,偌大的陕西官场,没有一个人敢出来做事。

    胡大人身负重任,不想着解决流民造反,反而只想着上下糊弄,粉饰太平。

    他知道,胡廷宴是怕被朝中政敌抓住这一点攻击他,让他自己官位不稳。

    可笑,真可笑。

    “我从陕西衙门打听到汉南,金锁关好多地方都在闹事呢,小的感觉这次可不像单纯的饥民闹事,大人们还是得赶紧想出个办法才是。”

    洪承畴没有说话,寂寞的看了一眼远方。

    头生知道。

    官府从上到下的根子都烂了。

    一个封建帝国发展两三百年,各种制度的弊端已经都暴露出来了,而制度的损害,大过一切。

    就好像前世的老大哥,偌大帝国,成也在制度,败也在制度。

    明朝的民屯里甲制度是很厉害的,蒲城十六屯,三十三乡,五千余户,可以提供几千民兵。

    就像上次洪承畴,近千名民兵呼之即来,是一股值得重视的力量。

    可惜,再好的制度腐朽之后,也不堪一击,所以头生行动了。等解决了这一股力量,也就到了营地发力见真章的时候了。

    一路秋山红叶,老圃黄花,头生跟在老和尚身后走了一路,一点也不感觉寂寞,不停的打量周围的景色。

    在五里外还有一个亭子,亭子上悬挂一副对联,上面写着,“历下此亭古,蒲城名士多。”

    老和尚苦着脸坐在石凳子上。

    头生瞅了一眼凳子上面的灰,掏出一块抹布擦拭了一番,看见石凳子上面干净了这才坐下。

    其实他有轻微的洁癖,前世卖保险有职场要求西装革履,但是并不严格,只有自己整日穿着干净的西装。

    当洁癖与性命两者冲突的时候,他当然逼迫自己选择忘记洁癖,现在有了条件,他决定还是捡回来让自己过的轻松的好。

    老和尚对于头生的动作不以为意,觉得这孩子应该出声富贵之家才对,真不知道普通农家是如何养出他这种性子的。

    “蒲城多名士?恕我孤陋寡闻,老和尚可有解惑?”头生从包袱里拿出两个肉镆,故意递过去给老和尚一个。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