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章 大哉乾元(2)(第1/2页)  刺客信条—人中之龙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北平中央,也就是当时的大都,耸立这一个大钟楼,每每的钟响便标志着夜晚或白天的开始,整个城市像棋局一样分布在这座大钟楼的四周,这是马可波罗在游记中对于元大都“宵禁”管理的描述,ani都很好的给予了还原。

    这座城市非常接近辽东的边远地区,从战国时期便被燕国开始当作都城经营,从中原地区的纷争不断开始,直到忽必烈迁都北平那一刻,也就只有大都的龙脉还算有所保留。虽然蒙古人被当作野蛮的游牧民族,但对于国家建设和城市管理上还是相当有一套的,包括明朝基本承袭了元朝的制度上就可以证明这一点。

    可就像不曾想过西蜀重要性的项羽一样,朱元璋在日后终究会放弃这个所谓的偏远地区,并把中原仅存的龙脉赐予自己的其中一个儿子朱棣。当然这都是后话了。

    姜逸且在大都繁华的街道上行走,他已经完全的把自己当作了王保英。

    从顺天出发,王保英跨过了一个又一个难以过去的关卡,历时一个多月才到达了大都,眼下自己的刺杀失败仿佛成为了不可挽回又不能犯下的错误。这个剑拔弩张的社会中,矛盾的互相冲突让很多人的外貌特征都不那么重要,换了身行头后,王保英漫无目的往前走着,谁也看不出他是刚刚经历了生与死的刺客。

    “油炸臭豆腐~”

    “上好的锦绣面扇子。”

    大都的商业区还是很热闹的,其中也有零星的外国商人,在那个横跨亚欧大陆的军事帝国时期,这些外国商人还不像现在这么高人一等。

    乃剌吾一把拉过王保英就往没人愿意去的小巷子里而去。这位元朝的蒙古低阶将领是唯一能成功潜伏在大都的刺客,除了朱元璋,没人想知道为什么一个蒙古人愿意加入中国刺客兄弟会。

    乃剌吾的魁梧的身材一看就是在军营中摸爬滚打出来的,虽然是元朝将领,但也长了一张正派的脸,非常适合去当戏曲的主角。这种强有力的卧底是让人非常有安全感的,王保英在跟乃剌吾用汉语一阵寒暄后两人便钻进了乃剌吾备好的暗道中。

    “这里离茅房有点近,除了味道大一点之外没有任何缺点。”乃剌吾还不忘跟这位久别的兄弟开开玩笑。

    “我的刺杀任务失败了。”王保英没有任何理由辩解的说道。乃剌吾不以为然道:“汝阳王府我都进不去,你能混进去已经是出乎我的意料了。”王保英对这种说法很有疑惑,但非常值得新人的乃剌吾让王保英想不到这是否是讽刺。

    乃剌吾是耿直的蒙古汉子,他确实没有讽刺王保英,“我认为你的刺杀任务才刚刚开始。”说完乃剌吾掏出了汝阳王王妃的一个饰品,在王保英面前晃了晃后说道:“这是在你把汝阳王府弄的一团混乱后,我才有机会得逞的。”看来这位朴实的蒙古人不仅继承了祖先们的进攻性,还学会了那套不讲伦理道德的狼性。王保英这才意识到自己一直以来的思维盲区,让自己钻了牛角尖。王保英跟乃剌吾的友谊并不是因为臭味相投,而是善于学习的王保英总是能从这位不讲道德的蒙古人身上学开发出一点智力,当然只是属于自己的智力。

    “刺杀机会是要靠自己争取的。”乃剌吾把手里的饰品放到王保英的上手,两手一摊。长相的正派不能代替自己的品行,也不能代替自己的值得信赖。“接下来你打算怎么办?”乃剌吾接着问道,王保英的冷漠使他和后代姜逸且的闹腾完全不同,王保英也不知道怎么回答乃剌吾的问题,他陷入了不知道在想什么的沉思,他的心中只有对那个飞黄腾达的叛徒哥哥无限仇恨。乃剌吾看出来了王保英的不知所措,便开始尝试用自己的老办法,跟王保英谈论伦理道德:“你就没有妻室和孩子吗。”

    “当然。”

    乃剌吾虽然对王保英这些年的生活不甚了解,但是从王保英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