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章 回到现实(1)(第1/2页)  刺客信条—人中之龙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很贵很贵的吊灯,很大的书架和很多的书,昂贵的绒饰在夏天也能让人有温暖的感觉,还有桌上的小物件,这是任谁都能看出来的豪宅书房。只不过这个书房不是在豪宅,而是在寸土寸金的商业区办公楼里。

    而书房正中间所供起来的装饰物正是当年罕括帖木儿在马西亚夫时所使用的腰刀,时隔几百年依然光彩焕发,作为家族的象征摆放在最显眼处。

    关应龙在这里饶有兴致的读着各色古诗文,沉浸其中。正是有诗云:

    别肠转如轮,一刻既万周。眼见双轮驰,益增中心忧。

    古亦有山川,古亦有车舟。车舟载离别,行止犹自由。

    今日舟与车,并力生离愁。明知须臾景,不许稍绸缪。

    钟声一及时,顷刻不少留。虽有万钧柁,动如绕指柔。

    岂无打头风?亦不畏石尤。送者未及返,君在天尽头。

    望影倏不见,烟波杳悠悠。去矣一何速?归定留滞不。

    所愿君归时,快乘轻气球。

    这是清朝末年黄遵宪在火车站送别友人时作的一首《今别离》,自从洋务运动之后中国的古诗韵味似乎就断绝了一般,快捷的交通和日新月异的生活节奏打破了古人千百年才酝酿出来的感性生活,人类似乎一直在尽力调节感情的抒发与严肃生活之间的矛盾,古人的那种生活方式也随着诗文一起一去不复返,永远不能像诗中说的那样“快乘轻气球”归来。

    闲暇时的关应龙在爷爷的书房里翻阅古诗文,看到这篇《今别离》,然后联想起了唐宋大家离别伤感之词。可在这个时候,滴滴的手机响声让他的思绪稍微离开了书本。手机里是自己数不上是哪一个的远亲外甥求自己支招泡妹子,放眼看去净是“你是个好人”“我回复你是出于礼貌”这种字眼的聊天截图,关应龙不禁笑了笑自己天真的外甥,同时也稍稍对《今别离》这首异于古诗的古诗有了一点体会。

    原来是关应龙已接近中年,作为家族集团的长子也承担起了整个家族的才华,这样的一个经历丰富的人,是不可能嘲笑自己亲友的,刚才的笑声也确实不是嘲笑,笑的只是他并没有意识到对方的意思。对方的小姑娘也只不过是怕他耽误了自己的生活节奏罢了,所谓“出于礼貌”不过推托之词。但不重要的是他们三个人都没搞清楚到底是谁耽误了谁的时间。

    关应龙像往常一样没有空闲回复,继续享受自己闲暇的阅读时间。

    跟关应龙的往常预料一样,他的闲暇时间总是提前结束,这波未平新事又来叨扰。抬头一看,是女秘书来提醒自己该按照原计划去实验室。

    也是关应龙心大。原来这实验室里装载这一架名为ani的美国原产的机器,这种机器可以借读人类体内继承自祖先的基因,可以获取千百年前人们的思维记忆。

    这台ani机器也并非关应龙附庸风雅,想穿越会古代体验一番。因为机器每对基因进行解读,被解读者就会承担相当大的风险,还伴随着许多严重的副作用。而这又要从欧洲的圣殿骑士组织说起。

    圣殿骑士组织本是发迹与欧洲中世纪,信奉着秩序和律法。而无论各地的圣殿骑士们自古以来都以寻找散落在各地的伊甸神器为目标,因为伊甸神器可以控制人心思想,从而让所有人都能遵循着秩序律法生活着。而伊甸神器正是这些圣殿骑士的经典中所记载的远古物件,人们无不信奉为真。

    后来随着欧洲人殖民去北美洲,这才把刺客组织和圣殿骑士一同传入美国,而二战后后美国的科技强大让ani技术得以日趋完善,这群圣殿骑士竟然企图用ani,略抢来即名为“刺客组织”的后代们,探寻这些曾经守护过伊甸神器人们后代的基因,窥视他们祖先的记忆,企图以此寻找那些伊甸神器。

    所以美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