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章 钟楼北巷(4)(第1/2页)  陪都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林三德和曲淑琴两位老人都是第二针织厂的退休职工,原本靠着每个月从单位领取的养老金,两位老人可以活得逍遥自在,大儿子还好,出国了。可是二儿子和小儿子都有了自己的家庭,有了自己的孩子,其中小儿媳妇还一生就是两个。林三德深深感到目前的家庭状况还轮不到自己退休,于是他骑着那辆永久牌自行车,清晨便来到位于风雨坛街的五爱小商品批发市场,采购一批衬衣衬裤c袜子裤头之类的贴身衣物,到城市周边的郊区去卖。作为全国十大集贸市场之一的五爱市场,是全国小商品在东北的重要周转地,所以在这里,林三德能够凭借自己多年在针织厂学到的经验,识别那些物美价廉的商品。五爱市场的营业时间很早,到了中午就基本闭行了。但是再早也早不过林三德,为了能有充分的时间来讨价还价,林三德甚至在那尖塔风格的大门还没打开的时候,就守候在那里了。

    上完了货,林三德没有一刻清闲,马不停蹄地骑车回家,把那些货物全摆在炕头上进行分类,分出不同的档次,不同的售价。五爱市场里做买卖的那些人,有些是精明人,有些也是刚刚做起个体户,对业务还不是很熟练,倘若林三德从这样的人那里买到物美价廉的货色,一整天都可能因为这件事而心情愉快。托了林三德的福,家里人无论是过年穿新的,还是平时穿的,都不需要花钱买。老人也愿意让儿女们穿,总是把最好的留给家里人。

    这座城市的市区面积只有一百六十多平方公里,郊区面积却达到三千多平方公里之大,两个远郊县更是庞大,有五千多平方公里。然而,按照“一山一水六分田,二分道路和庄园”的规划布局,除了相对热闹的中心城区,其他区域多以田地和村庄为主,这些偏僻的地方都是林三德的销售区域。他的足迹遍布几个主要郊区,外加三十多个镇和六十多个乡。完成如此庞大的业务,除了靠他的坚持不懈之外,还要依靠他的工具,那辆金刚不坏的永久牌自行车。

    这辆自行车对于林三德来说,简直如同他的孩子一样。sh原厂生产,跟沈阳产的白山牌自行车可不一样。白山牌给他的感觉总是有些流里流气的,远不如永久牌看起来硬朗。这辆车载着他的希望和热情,不知疲倦地奔波着。用了这么许多年,竟然很少补过胎,车链子也从没有断过。朝阳街路口那个修自行车的看到他都会打趣一句:“老林,你那车也该坏一次了吧,你是不是背着我拿到别人拿去修。”

    “这车结实,比咱们这产的强多了。”林三德得意地说。

    不仅街坊邻居知道他是卖衬裤的,连他经常走访的那几个村子,当地的村民有些都认识了他,知道这老头是个实在人,卖的衬衣衬裤质量都不错。林三德就靠着这种小买卖,攒下了一笔小钱。他的老伴曲淑琴则全权在家照顾孩子。

    老人帮着照顾幼年的林雪峰和林雪寒,虽然替林万福夫妇省去了许多麻烦,却也无形之中消磨了一部分他们作为父母的责任和意识。一直以来,林万福以为生活中的一切都是那么顺当,又怎么能想到有时他竟然连一个小小的玩具都不能满足孩子呢。

    回家的路上,林万福沉重地呼了口气,他感觉抱着孩子有些累了,其实更多的累来自他的内心。他的脑子不知不觉地想起一连串的问题:他的生活难道就是如此,这是否就是他未来生活的写照,如果是这样,他的家庭将来又怎么能够幸福,如果满足不了孩子的要求,他算是一个什么父亲呢。林万福不停地在脑海里思考着这几个其中似乎有着必然联系的问题,带着这些问题回到家,甚至没有发现妻子的不悦。

    一个小时之前,李春云下班回到家,听到林雪峰跑出去之后就一直没回来的消息,急得火烧火燎,连气也来不及喘一口,就直接出去找儿子了。她明白一个道理,过年的时候,人们的神经都变得异常兴奋,会忽略生活中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