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九章 西湖歌舞几时休(中)(第1/2页)  武侠世界帝王行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这一首林升所写的《题临安邸》,描绘了南宋时期,临安城看似繁华,歌舞升平,实际上人心颓唐,早已没有了夺回中原之志。

    如果说《清明上河图》描绘的是北宋末年看似盛世实则已然危在旦夕的盛世危图,那么这一首《题临安邸》就是描绘南宋的盛世危言!

    走在西湖边,看着西湖里面画舫云集,船头之上载歌载舞,一派盛世景象,不知怎么,赵顼心里便想起了这首诗来。

    如今的宋朝,比原本历史上的南宋面临的局势还要差劲。丢了巴蜀,满清随时可以练一支水军顺长江而下攻打襄阳。而在淮北,还有金国虎视眈眈。

    可是在临安城里,却还是这样的景象。或许国之重臣知道局势不妙,却又回天乏力,只好纵情声色,过着纸醉金迷的日子来麻醉自己。

    而对天下大势一无所知的平头百姓们,则被当局者刻意营造的盛世景象所欺骗,对大宋的风雨飘摇一无所觉,只以为那汴梁比起杭州,也不过如此。

    “少爷,临安府到了夜里,也就这一带繁华一些。她们俩对临安不熟悉,多半只会在这一块儿上游玩。咱们人多,一会儿就能找到她们。”穆念慈见赵顼出了门后,便一直面色沉重,还以为他在担心西施和阿青,便出言安慰。

    “念慈,之前我都未曾问过你,你自北方而来,可曾在北方见过如此盛世?”赵顼指着周围人挤人肩并肩的热闹景象,脸上虽然挂着笑,心里头却并无半分笑意。

    “北方”说起故乡,穆念慈脸上露出了自从进了赵顼府上就没有出现过的惆怅。“我家乡是在汴梁附近,如今那里被战火波及,附近的牛家村c张家店都没了。”

    “是我不好,提起你的伤心事了!”赵顼见穆念慈脸上表情,便知道自己说错话了。穆念慈便是受战火波及,才变成了孤儿。否则,她又何苦一路流浪到临安?

    说完这句话,他喟然长叹。他本是在嘲讽大宋龟缩一隅,苟且偏安,不知道危机已至。但听穆念慈这么一说,他又发现中原连遭天灾战乱,赤地千里民不聊生,却又未必比这危楼之上的盛世景象好到哪里去。

    “天下饱受战乱久矣!合该出一雄主,横扫六合席卷八荒,彻底终止战乱!”就在这时,几人旁边一名小童突然说道。

    “上一个抱着这种想法的人已经二世亡国了。”赵顼本不愿搭理这小童,可看他眉清目秀,不过五六岁的样子就有不凡见识,不由起了竞争之心。不过话刚一说出口,他就后悔了。

    他好歹两世为人,更曾经在《越女剑》世界里待了几年,虽然外表是六岁,但是心智却已经是三十好几的人了。跟一个正儿八经的小孩儿计较,太丢份儿了!

    “但他也千古留名了啊!”那小童饶有兴趣地看着与自己年岁相差不大的赵顼,说道。“更何况,他其实并没有完成真正的统一,更谈不上止戈了。”

    “好大的口气!”赵顼有些吃惊了,须知秦始皇一直是他憧憬的目标,在他看来,秦始皇统一天下后的一切政策,才造就了如今的中国。就如同商鞅变法,即使商鞅死了,变法也维持下来了。

    秦国固然二世而亡,但秦始皇留下的政策却保留下来,一直影响着中国。

    这样的千古帝王,在小童看来却还离他心目中能结束战乱,止戈天下的雄主差了一筹,由不得赵顼不惊讶。

    “口气大不大,还要看本事。若没那个本事,自然便是口气大。若有那个本是,便算不得口气大了。”小童淡淡一笑,说道。

    “那在你看来,当今天下,可有那般能止戈天下的雄主?”赵顼忍不住问道。他总觉得,这个小童绝非寻常人等,说不定这个问题,他真能说出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